能不能立功,在段宝元这里,很明显不太重要了,对他来说更要紧的是,要如何看顾好这个小祖宗。
以她这等有主意的样子,通知陛下将人给领回去,肯定是行不通的。
万一还因此招来了她的不快,反而有些不妙。
至于将她给说服回去,段宝元就更做不到了。
且不说李清月罗列出来的那一二三条理由,就说她等马车行离长安更远后又说的话吧。
她跟段宝元说,贞观元年到贞观五年之间,她的外祖父武士彟担任的都是利州都督。
利州是什么地方利州就在“汉中”梁州紧邻的西南方向。
他们要走褒斜道进汉中,就要先经过梁州。要从金牛道入蜀,就必定要自嘉陵江南下,从梁州途径利州而过。
按照李清月的说法就是,她阿娘在她这个年纪的时候刚好就生活在利州,她这次入蜀,还能算是效仿母亲、参观故居呢。
段宝元“”
多可怕呐,但凡给她瞧见点东西,她都能想出一连串的理由来。
这种本事是正常人能有的吗
倒是同在此地的卢照邻说了句公道话,“皇后殿下当年在利州之时,还是随同父母居住在此的,公主此举还是危险了一些。”
结果他立马就瞧见李清月把头一抬,问道“你卢升之要成文学大家,不走南闯北一番,怎么能既写出边塞雄关,又写出山南风情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幽州人士,此前也未曾来过此地吧。”
“就算不以文学家目标要求自己,是想出将入相的话,这蜀中既有山中栈道,又有蜀锦行当,还有水利堤坝可以考察学习,怎么能因小小困境,就放弃此行”
“再说了,既是要为阿娘延请名医,更不能惧怕这等艰难”
卢照邻没话说了。他觉得自己可能打从给小公主当向导开始,就已经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在他败退下阵来的时候,朝着段宝元投去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他已经努力过了,确实没能说服对方。
那就先这样吧。
至于余下几人,不是公主的侍从就是贴身宫女,在做主的人已做出了决定后,他们要做的就只是让公主的入蜀之路变成更舒坦一些。
同在此队列之中的张柬之敏锐察觉,在出行当日的夜幕行将降临的时候,那位段长史令人将其中一架用于装载货物的马车给收拾了出来,又将寝具、书籍和食水都放在了那辆马车上。
这些负责收拾的人行动得并不张扬,看起来就像是为了协调各辆马车的重量,而进行了一番挪移,方便随后的翻越秦岭。
可对于有心人来说,这明摆着是要给人腾出地方。
不过怎么说呢,刚经历了一番进士科及节完整章节
她虽不知道她彼时大酺之中已将自己的底细暴露了个彻底,只是眼见小公主自跟随刘仁轨学习时政以来,便没少将注意力放在体察民生上,对她早有几分愈加敬重之心。
此刻见她扒着车窗怔怔出神,就算明知道等段宝元回来后也能给她做出一个解答,还是决定先行作答了。
“我还记得的记载应该是在贞观年间做过的一次统计,当时的记载上,梁州境内只有六千六百户。”
李清月讶异,“六千六百户”
就算除掉这个记载之外,各地还有被藏匿起来的隐户,再加上这十几年间因战事平定而恢复过来的人口,整个梁州的人口也不会超过四万。
但这可是汉中啊
或者说,因为梁州占据的乃是汉中最好的一片土地,汇聚在此地的人口基本可以算是囊括了大半个汉中。
想想关中的百万人口,再对比汉中的四万,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差异悬殊得过头了。
“确实是只有这么多。”似乎是怕李清月对此并不相信,澄心又耐心解释了一遍。“我阿我之前听人说过,似乎是因为数年之间,外流逃亡出去的人口比流入此间的人数更多,这才导致了此地的人口一直多不起来。”
至于到底是何原因,有些话以她的身份是不能说的。
但她不说,并不代表李清月不能顺着这“逃亡”和“流入”往下推断。
她琢磨了一番,发觉好像还真是澄心所说的那么一回事。
刘仁轨在教授李唐历史的时候曾经跟她说过,在统一天下的进程之中,对于川蜀之地曾经发起过为期数年的招抚。接连三批入蜀的官员,有的持以怀柔政策,有的奉行高压政策,有的则将蜀中当做了自己的地盘,最终形成了一种平衡。
那些盘踞蜀地的豪强势力依然盛行,只是和大唐派遣出来的蜀地官吏之间各自为政。
作为蜀地和关中之间衔接的桥梁,梁州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由被贬抑过来的皇子宗亲任职都督。
这些人所要做的,并不是在此地大力发展营生,而只是确保蜀地不会在忽然之间脱离李唐掌握独立在外。
李清月不由叹了口气。
是了。
连上司都不对其上心,又怎么能指望百姓能将此地发展起来。
当汉中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时候,怕不是个个都想着早日离开此地。
至于外来人口不足想想她们方才经过的褒斜道难行,百姓若真是因为饥荒的缘故才要选择从长安外流,又怎么会选择梁州这样的地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