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后,纷纷交换了一下眼色,显然都对杨立的话感到惊讶。张大海更是直接开口说道:“老三,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咱们旁边站着的可是鉴定大师莫凡呐!”古瀚也觉得杨立此刻的言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然而,莫凡并没有轻易否定杨立的观点。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然后对杨立说:“杨立小友,既然如此,老朽倒是很想听一听你这么说的缘由。”“好的,这是两张画,请端点清水来?”杨立慎重地说。
“这是两张画?怎么可能呢!这不就是一张普通的画吗?杨立这小子难道脑子坏掉了不成?”看着眼前的画作,古瀚心中暗自思忖道。而一旁的莫凡和张大海脸上则布满了浓浓的疑惑之色。
就在这时,家中的保姆走了过来,她将一小半碗清水轻轻放在桌子上。杨立见状,伸出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蘸取了一些水珠,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画卷的边缘浸湿。接着,在他强大的神识与精神力共同作用之下,原本看似平凡无奇的石竹图竟然完完整整被掀开来,显露出隐藏在下层的另一幅石竹图!
目睹这神奇一幕的发生,古瀚和张大海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大大的,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而莫凡更是激动万分,他迅速掏出一把放大镜,凑近画卷仔仔细细地端详起来,口中喃喃自语道:“天啊!这竟然是郑板桥的真迹啊!”
此时此刻,杨立的内心早已乐开了花。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如此幸运地得到这幅珍贵无比的名画。而张大海同样兴奋异常,对于杨立展现出的非凡能力感到由衷的钦佩。然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瀚的心情可谓是复杂至极,既心痛又无奈。毕竟,这样一件稀世珍宝就这样从自己手中溜走,任谁都会觉得难以接受。不过,好在他在古玩界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什么样的风风雨雨都经历过,所以很快便让自己平静下来。
杨立小心翼翼地说道:“莫凡先生,我虽能识破这是两张画重叠在一起,但却无法鉴别这两张画。还望先生不吝赐教,为我解惑。”
莫凡用赞许的目光对杨立点点头道:“板桥出生于清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是“扬州八怪”之一,擅长诗、书、画,他的画作多以兰、竹、石为题材,画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张大千出生于 1899 年,是中国近现代着名的画家,被誉为“东方之笔”。他的绘画风格多样,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其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
从时间上看,郑板桥比张大千早出生了约 200 年。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也有所不同,但都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板桥和张大千都是中国着名的书画家,但他们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有很大的不同。
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等,他的画作以简洁、明快、自然为主要特点,常常通过简练的笔墨表现出物象的神韵和形态,注重意境的营造。其书法也别具一格,将真、草、隶、篆融为一体,自称“六分半书”。
张大千则是一位全能型的画家,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他早年研习传统绘画,后旅居海外,融合了中西绘画的技法和风格。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笔墨精神,又有现代的创新意识,画面气势宏大,色彩鲜艳。
总的来说,郑板桥的字画体现了文人画的高雅情趣,而张大千的作品则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他们的艺术成就都非常高,难以直接比较。不过,无论是欣赏郑板桥的字画还是张大千的作品,都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的魅力。”
“听了先生洋洋洒洒的讲解之后,我这晚辈真可谓是受益良多啊!待我再次仔仔细细地端详起这两幅画作时,方才惊觉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
先说郑板桥的画作吧,其所展现出的高雅情趣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简直呼之欲出,让观者仿若身临其境一般;而且他在用笔用墨方面极为讲究,每一笔都犹如精雕细琢过一般,细腻入微,令人赞叹不已!
反观张大千的作品,则更注重于表现一种包容并蓄且勇于创新求变的精神风貌。他的笔墨运用得深邃悠远,给人以无尽遐想空间;同时又能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形成独特风格魅力十足。
总而言之两位大师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呀!今日能够有幸目睹如此佳作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前路漫漫兮》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