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直与郑宽琢磨半晌‘也没有找出’徐世华在保护谁,眼瞅着耗下去无用,只好分头离开。他一回到家,郑墨已经等着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个月内,住在一起的妯娌先后自戕,虽然郑家对外都讲二人是病逝,可内里如何就不好封堵了。街上已经出现了“赵家子连坏郑家二妇贞洁,郑家二妇以死明志”的谣言,甚至刚刚已经出现了还有好事者的揭帖。 郑直差点被气死,关键这事郑宽前几日已经提醒了。可当时郑直认为他做官了,那些人就算对付他也该光明正大,当面锣对面鼓。却不想,啥都没变,这不过又是几年前围在刘健周围的那些马屁精们故技重施而已。 冤枉你的比你都晓得你有多冤枉,如同他习惯了遇事先动手抢一般,人家也已经习惯了用流言蜚语来抹黑污蔑整个郑家。也才懂,那些从旁处听来的,看来的,玄之又玄的所谓官场手段,根本就是糊弄群氓的,现实中自然咋顺手能一击致命咋来。 “墨哥瞅着这事该咋办?”郑直平静的拿出烟,郑墨麻利的为郑直点上。 “俺已经让人去查谁做的了。”郑墨也没有好法子“一有消息,俺就给十七叔信,请千户叔把他们揪出来。” “那就做吧。”郑直不置可否。事实上,流言蜚语一旦冒出来,查堵源头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可是郑墨既然愿意主动帮他,郑直也不好冷了人心。 郑墨应了一声,起身走了。 郑直掐灭烟,回了后院,却没有进正屋,而是来到了内书房。没法子,这事若是处理不好,郑家女人,尤其是他所有女人的名声就全完了。 如今那些人无中生有,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掺和在一起。郑直吃过这种苦,无论咋解释,都没有用,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想要相信的。这看似上不得台面的法子,其实却是阳谋。 经过这么多事,郑直也体会到了江侃曾经念叨过的“讲理不讲理,不在那个‘理’上,而在那个‘讲’上。”郑直与升斗小民讲理,那么有理的永远是郑直;同样的,郑直与刘阁老等人讲理,那么有理的永远是刘阁老。 为啥,因为人家有权,因为人家比郑家有实力。 很快烟灰缸里就装满了烟蒂,郑直掐灭烟,又要拿起一根点上时,房门被敲响,顶簪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夜深了,爷还是少抽一些吧。” 郑直皱皱眉头,没有理会对方。他想事的时候不喜欢旁人打扰,这一点二娘晓得的。依旧我行我素的打着火镰,点燃了烟。 顶簪也不生气,走过来,将托盘上边的东西放在了郑直面前。一碗粥,一碟烧麦,一碟八宝菜,转身退了出去。不等郑直收敛心神,对方又走了进来,关上门,坐到了他的跟前。 “你该陪着太太。”郑直真的不高兴了。 “挑心她们在屋里侍奉着呢。”顶簪从头上摘下发簪,挑拨几下青花瓷书灯的灯心“爷权当这里没有奴。” 郑直看着顶簪,对方却真当他不存在,伸手从旁边书架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郑直冷笑“小蹄子,莫怪俺没提醒你。”指指面前笔架上的六杆新毛笔“今夜留下来,这里就会多一杆新笔。” 顶簪不明所以的看了眼那笔架,这上边的毛笔都是爷亲手所做“一撮头发而已。” 郑直翻了个白眼,伸手端起碗拿起筷子夹住一个烧麦往嘴里送。正所谓内外有别,焦兰是他的宠物,曹娘子三人不过是猎物,至于刘花卉二人不过玩物。对于顶簪,毕竟是太太跟前唯一信重之人,他总是要给体面的,哪怕对方没有跟着太太走到最后。 写的很好。”郑直早课回来后,就把早上张文宪拿给他的《论文臣领兵优劣论》还给了对方。 这是他八月节前让张文宪写的文章,准备应付弘治帝那个疯子的,刚刚早课时他站在角落把整篇文章读了几遍。这篇文章中规中矩随大流,没有优点,却绝不会让人挑出错,这也是当时郑直要求的。若是之前他一定觉得文章很好,可如今不同了。郑直要改弦易辙,旗帜鲜明的冲锋“今个儿下值之后若是得空,俺们小酌几杯。” 张文宪却不懂人心险恶,受宠若惊的赶忙答应下来。于是下值之后,他跟着郑直直接坐车来到了望凤楼。 原本张文宪以为这真的是二人小酌,待进了包间,看到早就等着的郑墨,才晓得,郑直多半今日要讲《道报》的事。 郑直显得很疲惫,虽然他今日回到工房后,就高挂免战牌闭门不出,倒是也没闲着,看了一整日《宋史》。本就郁闷的心情更加阴郁,大宋?大送。送钱,送女人,送皇后,送皇帝,送天下“都坐。” 郑墨和张文宪坐下,等着郑直的下文。对方却拿出烟袋,从里边抽出一支又长又粗的烟,然后将其余的扔在桌上“自个拿。” 郑墨应了一声,赶紧拿出火镰为郑直点上,这才伸手从桌上的烟袋里拿出同样的两根烟,递给张文宪一根,点上。 “二位都是国朝年轻俊彦,对本朝国史可有研究?”郑直却并没有讲道报斋,而是闲聊一般,问起了旁的。 虽国初文化言论管制非常严格,但最近十几年,文学管制放宽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只要你的书没有抹黑皇家,发表对朝廷的恶意言论,这时你只要有钱,就可以找到私营书坊,甚至官营书坊进行刻书。 不管你是三教九流,各种冷门新奇,都可以出书分享个人的见解。也因此才会有司礼监官营书局为白莲教刊印经书的千古奇闻。 如此,也就带动了民间私修史书的风潮。历朝历代官修国史都是秘而不宣,本朝也不例外。可不同于前代,民间私着本朝史书种类繁多,本朝私人修史之多,冠绝历代。大明是以成例治国,因此但凡是个读书人,都会有一堆各类的本朝史书,方便读者以史为鉴。 郑墨并没有再抢,而是礼貌的看向对面的张文宪。 “略有涉猎。”张文宪和郑直相识几个月,就算不晓得对方要做啥,还是本能的提防起来。 “侄儿看的高皇帝一朝的书比较多。”郑墨恭敬的回答。 “前朝的呢?”郑直点点头。 “俺看《史记》和《唐书》比较多。”张文宪这次回答的比较干脆,毕竟他为了帮郑直写这篇论,真的翻看了二十三史几遍。精读是不可能的,走马观花都是夸张,毕竟他是有目的的在史书里寻找论据。 “侄儿看《汉书》,《后汉书》多一些。”郑墨也没有隐瞒。 “那你们瞅着,文人带兵真的比武臣带兵强吗?”郑直随口一问。 张文宪苦笑,郑墨想了想“若是如此,那要武臣做啥?” 郑直突然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房门被推开,边璋,程敬,严嵩,谢国表走了进来。 张文宪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赶忙起身行礼。郑墨同样不敢怠慢,也一同行礼。 郑直起身为众人介绍后,请大伙落座。其实这里,只有郑墨不认识严嵩和谢国表。 “今个儿邀请诸位来,一是感谢诸位这一阵相助。”郑直待边璋等人点上雪茄后,起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郑墨赶忙起身,端起酒壶为郑直斟满酒。 “给他看,讲是郑直写的《论文臣统兵优劣论》。他见文章四平八稳,本来以为已经风平浪静,这才应邀而来。如今才晓得,对方这是请君入瓮。 这不给好处,先冒风险,不划算啊。可与郑直的目光一对,严嵩心头一紧,罢了,罢了先冒险,再拿好处也可以的。 按理讲,要完成一篇实务文章,长则一年半载,短则一个月都不一定。毕竟这种文章不同于殿试的策论,只需空谈就好,而是要言之有物。也因此弘治帝虽然命题,却也给了一个月的工夫。可显然郑直没打算放众人回去的意思,直接让朱千户带着人扛进来一整套的二十三史。 意思很明确,今日事今日了,于是边璋等人苦笑着开始了构思文章。郑墨和张文宪在边璋等人面前自然没有开口的份,郑直也没准备让他们参与。而是要他们负责为边璋等四人,从二十三史浩如烟海般的史料里寻找合适的例证。 原本郑直以为这么多人,又是寻找武臣带兵优于文臣的例证,不讲手拿把掐,也该得心应手。一更攒文章,二更校验,三更誊录,四更收工才对。不曾想,直到外边传来晨钟之音,这篇集五位进士一夜之功的文章才堪堪完成。没法子,宋代以前,文武之间的区别真的不算太大。武将转做仆射,太守带兵打仗也是常有的事,毕竟御射也是六艺之一。 不过好在完成了。 “多谢诸位,俺去上早课。”郑直拱拱手“诸位不妨去后院歇歇。今日俺给你们请假。” “不用。”边璋一脸憔悴,赶紧道“课程耽误不得。” “俺也是。”程敬打了个哈欠。 严嵩拱拱手,显然同样如此。郑直还算讲究,并没有逼着他们署名,而是以他本人的名义交稿。这让胡思乱想一整夜的严嵩安了心,郑行俭人光棍,但是言出必行。 谢国表拱拱手“俺确实需要躺会。” “小的不累。”张文宪本能的想赶紧离开这里,免得再被郑直坑。 郑墨瞅瞅众人“俺也睡会。” 众人哄笑,算是化解了尴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