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姓祠堂里已经忙忙碌碌。李青榆也一大早从县里赶回来祭祖。这是他这么多年最风光的时候。虽然童生只是科考的起步而已,可在千山村已经够用了。 他一下车,李姓族人皆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扇了扇折扇,故作姿态地点头微笑,一副文人风度的模样。被人簇拥在中心,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度膨胀。 村长和李家几位族老也出来迎接。 张氏见到儿子,扑过去抱住哭得眼泪汪汪,之后趾高气扬地指挥大家让一让,别把他儿子给挤到了,还特地冲她看不顺眼的几个婶子和大娘翻白眼。 李大庆看着儿子一脸骄傲,听着大家恭维的话更是心花怒放。 李青榆说了几句对爹娘感恩的话,在人群的簇拥下去了李姓祠堂。 旁边的陈婶子呸了一声,暗骂不要脸,连热闹也不看了直接回家,眼不见为净。 其他看不惯张氏的人也频频翻着白眼,想直接回家,奈何嫁的男人姓李,只能捏着鼻子留下。 很快到了祠堂,焚香、叩拜、祷告、烧纸等等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时候李青鹤带着李延宁也进了李姓祠堂。 李族长:“没点规矩,祭祖这么大的事也能迟到。”自从李伟偷盗方子的事件后,李族长视李青鹤兄弟俩为眼中钉、肉中刺。 李青鹤:“我今天来是有事想请各位族老帮忙。” 话音刚落,李青松拉着陈村长,带着李延峰也匆匆赶来。 陈村长问:“你们一大早急着让我来李家祠堂是有何事?” 李青鹤见人员已齐,遂直言道:“我和大哥想重开家谱,各自独立成谱。” 话音刚落,静若闻针。在重视宗谱的古代,重开家谱是离经叛道之事。 村长:“你们兄弟可想清楚了,这可是关乎儿孙后代的大事!” 李大庆和李青榆显然也没想到这两兄弟居然能做这么绝! 李青榆面色铁青,他还想去县学进学,三年后备战院试,取得秀才功名后,他才能在秀越县有一席之地。 可他需要钱,李大庆和张氏给不了他多少钱,李青平靠不住。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做着香酥饼买卖,收入不错,供他读下去不成问题。 原本想利用爹来牵制他们,没想到他们想重来家谱。重开家谱无异于与他家彻底断绝关系。 “大哥、二哥有事好商量。百年前因天灾人祸导致我李姓族人逃难分散各地,因各种原因无法集中祭祖才在千山村重开族谱。开族谱后我们千山村的李姓一族世代聚居于此,一直和睦相处,从未有重开家谱先例。你们三思而后行。” 李青鹤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什么好商量的,请族长同意我重开家谱。” 李大庆:“我不同意,我还没死!我的儿子却要重开家谱!笑话,不可能!” 李族长:“哼,我看他们俩是翅膀硬了。青榆说得对,李姓一族有重开族谱的先例,却无重开家谱的先例。你们有本事就迁出族谱,否则免谈。”李族长巴不得立马将两人逐出族谱。 李伟也阴阳怪气:“就是,这么能耐,看不上我们千山村李姓一族,自己独立成支去呗。” 与李青鹤关系较好的李武波道:“万事总有开头,今天青鹤开了家谱,就有了先例。” 李族长怒斥:“胡闹!这有你说话的份吗?今天他开家谱,明天你不爽你也开家谱,有了先例都自己开家谱去,整个李姓氏族散成小分支还如何管理。只要我还在,重开家谱就休想!” 千山村的李姓是大家族,有好几脉分支。重开家谱是从自己的直系祖宗中迁出,李青鹤想脱离李大庆一脉,独立成家谱延续后代,但祭祀宗族还在李姓祠堂,离家不离族。 而重开族谱是从千山村的李姓一族中迁出,从此不能进李姓祠堂,等于被逐出族谱。家谱和族谱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村里迁过来的外姓之人无不羡慕李姓宗族人数多,别姓不敢招惹。 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李族长和李青榆在以迁出族谱做威胁,逼李青鹤和李青松放弃重开家谱。 李延宁看向自己的爹。他不是古人,在现代社会小家小户独自生活的环境中,宗族观念早已淡泊。 可李青鹤和李青松是古人,从小深受宗族观念影响,一旦迁出族谱,等于无祖可祭,不仅他死后牌位不能进李姓祠堂,不能得到后代族人的供奉,他这支的子孙后代也都不能。 除非后代子孙有出息,能顶立门户,开枝散叶,形成大族,否则就是一支小氏族,很容易湮没在时间的洪荒里,成了无宗无祖之人。 李青鹤摸了摸儿子的头,李延宁道:“爹,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和娘都支持你,你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有祖宗我们就拜,没有祖宗,我们自己当自己的祖宗。” 李青鹤眼底染上笑意,儿子入学三个月,魏夫子夸了好几次是个聪慧有资质的好苗子。与其留在李姓宗族中供李青榆这个白眼狼,不如迁出族谱,专心供儿子读书,以儿子的聪慧,走不了科举,也不会混得太差。 李青鹤看向李青松,被逼着重开族谱是他们昨晚没想到的:“哥,从小你就护着我,长大了也处处为我着想,可今天这事关乎延峰以及子孙后代的大事,如何选择,你要慎重考虑。我有自己的考量,而你也不必顾虑我,无论做什么决定,我都理解并尊重你。我们兄弟就算不在一本族谱里也可以一起走下去。” “青鹤……” “村长,族长,我李青鹤已决定迁出千山村李姓族谱,从此与千山村李姓一族再无瓜葛。生不拜李姓祠堂,死不入李姓祖坟,独开一支,死生自负。”李青鹤掷地有声的誓语在祠堂回响。 所有人都没想到李青鹤这么有种,说迁出族谱就迁出族谱。 李大庆惊讶地险些晕倒,李青榆扶住了他。 村长:“青鹤!这不是儿戏啊!” 李族长心里暗喜,表面却道:“不孝子孙,其他族老有何意见。” 李青榆急道:“二哥,爹还在世,你这么做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 “别乱叫,我不是你二哥。”李青鹤看向李大庆:“你养了我十年,我为你干了十四年的农活,供你儿子读了十几年的书。你给我一处容身之所,我还你一间青砖瓦房。你为我娶妻成家,我连聘金都还回来给你小儿子娶亲。 “我干活累到生病发烧,你让我自己熬过去,你腿摔断,冰天雪地我兄弟俩轮流背你去镇上医馆换药。而我儿子命悬一线,你连三两银子都拿的不情不愿。 “李大庆,养育之恩已还,我不欠你。从此以后,我只按分家条例里写明的,每年一石半粮食供养,你若生病,看病钱财出四分之一,农忙时节只帮你干名下的两亩田,逢年过节一坛酒一条肉,每年一批布,如此到你百年,以全你生我之恩。” 李家族老中,对李青鹤兄弟颇有照顾的李二族老叹了口气道:“既如此,便如青鹤所说。” 李武波:“爷爷!您……” 李二族老是李武波的亲爷爷,身体一直不太好,除了大事平常很少出来议事,他已经年过古稀,看得清楚,青鹤留在李姓宗族里,只会被族人按头要求继续供李青榆读书。 李青榆能考取功名,对整个李姓宗族有益,可大家日子都过得紧,都不愿出钱帮助。既想得利又不出力,只能逼着松鹤兄弟去供。可谁又愿意这样当牛做马下去? 其他族老没有意见,也有族老扬言有你后悔的,以后别哭着喊着要重回族谱就行。 一旁沉默不语的李青松突然站出来道:“既如此,我李青松也一并迁出,我有一个要求,既然我兄弟二人另开族谱,我们要请出我娘的牌位,拿回去自己供奉。” “哥!” “别说了,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算当孤魂野鬼,哥也陪着你!” 李青鹤眼眶泛红。 “宁弟别怕,我也会站在你这边的。”李延峰跟亲爹有样学样,也是个妥妥的弟控。 前世李延宁没有兄弟姐妹,这一世他体会到了有兄弟的感觉,真的很幸福。 事已至此,李族长拿出族谱,在村长的见证下,划去李青松、李青鹤、李延峰和李延宁的名字。 李青鹤也早有准备,拿出一本发黄的书籍,这书籍是李青鹤和叶柔昨晚连夜用李延宁的练字纸裁制而成。 村长在第一页写下景和镇千山村千雾山下李姓族谱。 正要写第二页时,李青鹤道:“村长,可否先写我娘的姓名?我娘叫姚凤花。” 村长点点头,虽然从未有女子当族谱的开篇,但这是他们娘亲,也不算坏规矩。 第二页又写了李青松和李青鹤的名字,两人要求将自己的妻子和姐姐李青梅的名字写上。 村长犹豫,没有在族谱上写媳妇全名,更没有写已出嫁女儿名字的规矩,但兄弟俩坚持。村长叹气着想,他们都有勇气另开族谱,这要求又算得了什么?只能将李青梅、杨芳华、叶柔的名字也写下了。 最后又写上了李延峰、李延宁的名字。李延宁要求将李延兰也写上,李青松非常赞同。 于是一本在古人看来离经叛道的族谱便就此诞生。 谁也没想到这本纸质粗糙发黄,人员单薄的族谱最后能改换门楣,不仅挤进士族阶层,还成为底蕴深厚,令许多大姓宗族都望尘莫及的华朝第一家族。 族谱写完,李族长带族人祷告先祖,把姚氏的牌位请下来,李青松恭敬地接过来捧在胸前,与拿着新族谱的李青鹤还有村长一同离开李姓祠堂。 几人刚走出祠堂,村长对两人道:“我回去后会将此事写进村志,开宗立族是件大事,我也会书信一封报告里长,将你们的户籍信息更改一番,以后两个李姓如有罪过,互不牵连。” 李青鹤:“多谢村长。” 李青松:“还是村长考虑周到。” “以后你们更要小心谨慎些,没有族人撑腰,万事难免艰难些,有要事可以找我商量。”村长交代完立马回去写信。 拿着族谱,捧着娘亲牌位走出李姓祠堂时,叶柔和杨芳华以及叶家三人都等在外面。古代女人没资格进祠堂,她们只能守在外面。 一些大娘和婶子看他们这么快出来,上来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老李家的两兄弟居然迁出族谱,另外开宗立族! 这件事成为千山村乃至整个景和镇的人很长时间内茶余饭后的谈资。连香酥饼的生意都更好了,因为很多人借着买饼打探八卦。 李家人依旧平静地生活。刚入十二月,柳芸怀孕了,大家高兴极了。尤其是叶明,要当爹了,整个人傻乐了好几天。家里这样的喜气一直持续到过年。 除夕夜,三个大男人难得喝酒,还喝的醉醺醺,说着醉话,畅谈未来。 李延宁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拼尽全力在科考之路上走得更高更远些。以前只是为了自己不想当泥腿子,累死累活还过的朝不保夕,现在他想肩负起兴旺家族的责任,不枉费爹和大伯的苦心。 日子如白驹过隙,十个月很快过去,李延宁七岁时,舅妈柳芸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小名轩轩,大名叶弘轩。 小表弟成为所有人的掌上宝。李延宁和李延峰每天一回来先奔去叶家看小表弟。已经学会缝制衣服的李延兰更是做了不少衣服给轩轩。 李延宁学习更刻苦了,为了锻炼自己的体魄,他每天和李延峰慢跑去学堂,长此以往,身体渐渐结实,可就是不怎么长个子。 学了两年,李延宁提前进入魏夫子的亲传班,成为班上年纪最小的孩子,和表哥胡鹏程一起学习。隔年李延峰也入班了。 魏夫子注重学生的品行教育,无论做哪一行,皆要立德修身,诚信为本。李延宁的同窗顽皮有之,资质一般有之,却没有品德败坏之人,这让李延宁很是欣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