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母背上的摇篮】 我第一次背着娃去北方婆家探望的时候,发现回头率颇高,那是我头一回知道北方女人是不背孩子的。至今还存在疑问:如果一直抱着孩子的话,家务活不是干不了了吗? 其实西南五省都有背孩子的习俗,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有些省份是用背篓,有些省份是用背带。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背带,那都是艺术品。 西南多山区,带着孩子行路,不背在背上,就没法翻山越岭。这边有些少数民族也是女性为主,不落夫家,女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农活和家务活。在田间地头村里,随时能看到背着孩子干重活的女性,甚至还有一边背着孩子一边挑着重担的母亲。被妈妈背过的孩子,都忘不了那种温暖和安全感。 我们这边孩子满月有“外婆送背带”的风俗,不管是男女宝宝,外婆都会把所有的祝福倾尽自己的女工,浓缩到这条背带里。所以孩子的背带刺绣极其繁复,信息量非常大。 我认识一个本地老收藏家,专门收藏西南地区孩子的背带,目前已经收集了几百条,正准备筹集一个私人博物馆。他说看到了孩子的背带,就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199【猫开会】 我老家县城自建房那片地方,一直到我初中时候都没怎么开发,尽管在那里建房的人日渐多起来,但依然是一片散布着零星坟茔的松树林。我从学校回家,就要穿过那片松树林。 初三时候学习紧张,老师允许住校的学生晚自习延长一个小时,上到十点,我便跟他们一起在教室学习到十点才回家。 走夜路我是不怕的,因为那个时候往往都困得边走路边打瞌睡了。可是有一天晚上,走在路上真是睡意全无,因为沿途多了许多五颜六色花色各异的野猫。刚开始看到别人停放在门口的自行车、摩托车座上蹲着几只,还觉得颇有趣,可是走进松树林后,前后左右都有绿莹莹的眼睛,脚边还时不时蹿过一只,也不怕人,这就有点诡异了。仔细看了看,数量不少于二十只,大多数猫都是蹲在松树下,也没有人倒剩饭的痕迹,不知道这些猫聚在这里干什么。而且以前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野猫,也根本不知道这个数量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回到家,我跟外婆说外面猫在开会,外婆不是很信。 过了几天,同一排自建房隔几家的老爷子去世了,半夜走的,据说无病无痛,走得十分安详。 200【红白】 我从来分不清乡下传来的唢呐声是红白事的哪一种。老人家说调子会有区别,但我从来分不清。 自从初三见过猫开会(具体见本篇199《猫开会》)以后,那一年内我们这一排自建房去了两个老爷子和一个年轻老师。有单位的老师尚且提倡火葬和现代殡葬,那两个老爷子却硬是比赛似的一个做了七天道场、一个做了十五天道场。那时天气炎热,据说停到棺材流水,反正我是没敢往那边走。但是晚上那种吹打声整夜传过来,还真是销魂,害得我一个多星期没睡好。 过了一两周,一次晚自习结束回家,发现学校门外又有一家晚上灯火通明,大门敞开,屋里聚满了人,唢呐吹打声悠悠然传出来。我都没敢多往那边看一眼,直接飞奔回了家。 回到家,我说是不是学校门口又有人去了?外公说,别乱说,那是人家结婚~ 201【黑白配】 以前在泰国,看到有些泰国人黑、有些人白,总以为是人种问题,认为长得白的应该是混血或者华裔,长得黑的应该是土着后裔。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有一年我同时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课。有一次一年级有个白白净净的小姑娘过来办公室交作业,这个小姑娘我觉得是典型的华裔,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小巧玲珑、皮肤白皙,十分可爱。她看到我桌上有六年二班的作业本,就说:我姐姐就在六年二班。 我想了半天,似乎没想起这个班有哪个特别白净好看的女生啊,她说泰文名我也没反应过来。后来说了中文名,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她啊…… 小姑娘的姐姐,是六年二班一个牛高马大、皮肤黑得像炭一样的女生,无论如何我都没法想象这两个人是姐妹俩。 之后仔细观察,发现俩人间眉眼确实有两三分相似,可是姐妹俩这一黑一白太明显了啊……所以说,泰国人的黑不是天生的,而是晒出来的? 202【家族】 我爸老家那边少数民族只讲人丁兴旺,不讲重男轻女。所以我那些姑姑表姐劝人生二胎的理由从来就不是家里没男丁,她们一般会说:不管男孩女孩,多个后代总是多一份力量。 我们姓氏的家谱里面每个子孙都有名,不管是出嫁的女儿还是外孙,只要是沾有家族血缘,就必须以家族的人身份进家谱,所以我们近年来重修的家谱虽然代数不多,但页数巨大。在我爷爷奶奶的墓碑上,孝子贤孙的名字也会悉数写清楚,女儿、孙女、外孙女的名字都不例外,而且只要没离婚,连女婿的名字都会写在上面,添丁的话还会加刻名字。每年清明节儿子女儿都要带全家去祭拜,非常热闹。 我妈那边军阀家族就带了许多中原习俗,很多事情传男不传女,如果家里没有男丁,就必须去过继一个男孩来继承家产。 对此,我爸的说法是:自己的财产,不留给自己的亲生骨肉,去留给一个外人?这是不是傻? 203【传口令】 小学有一年暑假,我妈给我报了个军事夏令营,直接到部队去全军事化训练一个月。 夏令营中,我们最喜欢的训练项目是夜行军,大伙儿在深夜里排成一列,在山路上行军,打头的教官还时不时传些行军密令。 夜里走山路是没问题,因为我们这些小孩都是在山里野大的,不过传口令问题就大了。小孩理解能力不一,传到殿后的教官那里,还不定成什么了。 一次夜行军,打头的教官出口令:拥军爱民。刚开始还传的是拥军爱民,结果路经盘山公路,遇到一辆车,大家互相提醒让车,口令就在这里乱了。于是,后半截队伍的口令就变成了“让一下车”,然后变成“小心有车”,接着变成“来了,车”,又变成“来了来了,车”…… 最后到达目的地,教官问队尾那位小伙伴今晚的口令是什么,那老铁说: ——gui子来了,快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把生活过成了段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