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兴开车拉着苏霏霏从代王府到绵山用了5小时到达目的地。 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绵山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集山光水色、文物古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于一体,也是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xiè]、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是一座古建筑博物院,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有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有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 1987年绵山风景名胜区被山西省公布为首批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2001年绵山列入山西省重点扶持发展的十大旅游景区之一。2013年绵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绵山,古名绵上,《左传》中曾四次出现,是中国历史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后因介子推携母归隐被焚,晋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日‘介山”(见《史记·晋世家》),而又名绵山(绵上山)、介山。西晋杜预《左传集解》:“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东晋袁崧[ng]《郡国志》:“介休县有介山,有绵上聚、子推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绵水出介休绵山,北流经石桐寺。”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介山又称介休山、绵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春秋介子推隐居此山。”《辞源》:“介山,又名绵山,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古名绵上。春秋晋人介子推隐居此山。”《辞海》:“绵山,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属霍山山脉。” 绵山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因山亘而得名;并因位于太岳山(霍山)北端又称“北面山”。景区中心地带为北峰天峻山、中峰摩斯塔、西峰佛爷山、东峰艾蒿(哀号)坡之间的山域。绵山总体面积29475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300米以上;景区规划开发面积为54平方千米。 水涛沟,水涛沟风景秀丽,名人雅士的摩崖石刻遍布山间岩石。有人说,来绵山不去水涛沟的水帘洞,等于没来。 介公岭,在水涛沟坐索道可以直达介公岭。介公岭是绵山第二高峰,这里有介子推的隐身地和焚身处,介公祠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祠。 栖贤谷,从介公岭有条路可以直接到栖贤谷。栖贤谷在一个峡谷中,峡谷里溪水潺潺,特别凉快,不过蚊子有点多,建议穿裤子。这个地方比较费体力,可以乘电梯上去,也可以爬上去。 云峰山,云峰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直至明清。寺内保存有70余尊历代彩塑,其中3尊为包骨真身像。寺中悬崖峭壁的之字栈道很有特点。 正果寺供奉有15尊包骨真身,虽历经千年而骨架完好。 大罗宫之名出自介子推,据说介子推携母隐居绵山,并在此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宝树覆盖八方罗天,曰大罗”的道家最高境界“大罗仙境”,故名“大罗宫”。 龙头寺是绵山风景区第一个景点,它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拥有壮观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 古藤谷、一斗泉、朱家凹、天桥栈道景区看时间和精力,自选。 绵山土豆粉:绵山出产的土豆味道鲜美,制作成的土豆粉口感独特。土豆粉汤浓郁,加上调料和配菜,吃起来十分美味。 绵山腊肠:腊肠是绵山的传统特色食品之一,选用优质猪肉和特制配方进行制作,有着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绵山凉粉:绵山的凉粉以凉爽口感和多种配料而闻名。它由淀粉制成,搭配酱油、蒜泥、花生碎等调料,非常适合夏天消暑。 绵山臭豆腐:臭豆腐在中国很受欢迎,在绵山也有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口味。臭豆腐具有浓郁的味道和软嫩的口感。 绵山老坛酸菜鱼:老坛酸菜鱼是四川菜系中经典的一道菜品,绵山也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法。以酸菜为主料,配以鱼肉和各种香辛料,口味鲜美。以上仅是绵山的一些美食特色,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地方小吃和川菜等可以尝试。如果你有机会到绵山旅游,不妨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享受独特的味觉体验。 李嘉兴和苏霏霏游玩完就进行了下一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重生入伍结婚之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