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p>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p>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p>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p>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p>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p>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p>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p>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p>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p>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p>
赏析:</p>
一、原文释义:</p>
洛阳有一位女子与我家对门而居,正处于十五六岁的美好年华,容貌娇艳动人,楚楚风姿。她的如意郎君骑着配有玉勒的青骢骏马,身旁的侍女用金盘呈上精心烹制的鲜鲤鱼。彩绘精美的楼阁和朱红华丽的高楼相互对望,红桃绿柳在屋檐下轻柔低垂,随风摇曳。出行时,罗帷遮掩着她被送上华贵的七香车,归来时,宝扇相迎她进入美轮美奂的九华帐。她的丈夫正值青春年少就已富贵非凡,意气骄纵、奢侈无度,远超石季伦。他亲自怜爱教她翩翩起舞,不惜将珍贵无比的珊瑚随意赠人。春天的窗前,曙光渐逝,九微灯的碎片如同飞花般飘落门锁。嬉戏过后,再也没有练习曲子的时候,梳妆完毕,也只是熏香闲坐。在城中结识的都是富贵显赫之人,日夜往来的都是赵李这样的名门望族。有谁怜惜那容貌如玉般美丽的越女,只能贫贱地在江头独自浣纱。</p>
二、诗篇背景:</p>
此诗创作于王维早年时期,通过细腻描绘洛阳女儿的生活场景和命运起伏,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以及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细析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