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雨的打劫行动,成功的触怒了吴国、激怒了差夫,在是否马上出兵问题上,引起吴国朝堂上的剧烈争吵,以吴子虚为首主战派、强烈要求伐楚,以太师葛烛庸为首的鸽派、主张通过外交渠道索回被抢物资。 </p>
吴子虚拿出跟《韩国》丞相申不害的往来密函,吴子虚跟申不害相约伐楚、共分楚国。 </p>
葛烛庸则拿出《吴国》刺客网提供的情报,证明抢劫财货只是《楚国》府候项雨的个人行为,因为《楚国》大军早已秘密集结到大江南岸的几个渡口附近,《楚国》的目标是一举吞灭淮水以南的小诸侯国,《吴国》不应替韩国火中取栗。 </p>
吴子虚则不以为然,坐视《楚国》吞并淮南诸侯国,进一步壮大了的《楚国》对《吴国》的威胁将更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p>
葛烛庸则反驳道,《韩国》出兵,是因为淮南诸侯国、都是她的附庸国,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拖《吴国》下水,《韩国》与《楚国》有大江、淮水两条天然屏障,《吴国》却没有这样的天然屏障,《楚国》绕过大泽湖、可以两路夹攻《吴国》。 </p>
吴子虚又拿出先发制人的理论进行反驳。 </p>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战和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差夫的头都被两帮人吵蒙了,让他们这么吵下去不是办法,怎么决策、差夫犹豫了。 </p>
按葛烛庸说的办,武起鉴于进攻淮南、已成箭在弦上之势,东西说不定能退回来,可是面子上《吴国》就矮了一头。 </p>
现在出兵伐楚,武起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也可能把东西退回来,面子是有了,可是就彻底得罪身旁这个大国了,后患无穷呀。 </p>
左右权衡,差夫搞了一个折中之策,一面派葛烛庸出使《楚国》,进行外交交涉,一面派自己的儿子王子弥,统兵五万前往吴楚边境,之所以不让吴子虚统兵,是怕他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擅自开战。 </p>
葛烛庸不顾年迈、迅速启程赶赴《楚国》,王子弥按照差夫授意,平均一天行进十里、蜗行前往边境地区。 </p>
齐王田琛得知《吴国》异动,认为收复淮水以南失地、重振齐军士气的机会来了,一旦抢回淮南故土,就可以南渡大江、伐吴灭越,让《齐国》实力倍增、重返强国之列。 </p>
丞相田单也认为吴楚交战、无暇北顾,确实是《齐国》一举夺回失地的良机,唯一可能出兵干涉的《鲁国》,现在正在全力修建自保的“乌龟壳”,边境地区军备不整、不可能快速出兵干涉,等到《鲁国》做好准备,齐军已经收复淮南失地,将吴、鲁两国之间的交通隔断了。 </p>
君臣达成一致意见后,对吴楚边境的刺探更加绵密,齐军也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粮草、军械开始秘密往南方基地转运。 </p>
《齐国》的战争机器启动了。 </p>
武起并不知道项雨的抢劫行动,他刚刚完成《楚国商社》的整合,《楚国商社》现在已经是《斗战春秋榜》上排名第五的大商社了,假以时日,以《楚国》巨大的体量,跻身前三、甚至第一都是有可能的。 </p>
就在武起用严厉的措辞,催促各府、县调派军队,提供作战物资,准备随时进军淮水以南的军事行动时,葛烛庸来了。 </p>
完全不予理会,《楚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目前《楚国》的实力,对韩吴两国并没有形成碾压式的军事优势,战事一旦拖延不决,秦鲁齐会不会介入,谁也不敢说。 </p>
完全按照葛烛庸说的惩戒项雨,又会打击楚军士气。 </p>
武起只得去跟楚王熊赫商量,熊赫现在已经用上重铸的金浴桶了,怎么会同意严惩项雨,但终究自感理亏,就想让项雨把不值钱的花木奇石退回去,再认个错,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p>
葛烛庸拿到项雨的退赔清单,胡子都快气歪了,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葛烛庸直接把《退赔清单》扔到武起那张尴尬的脸上。 </p>
吴军即便是蜗行,距离吴楚边境也还是越来越近了。 </p>
吴楚之战,似乎要一触即发了...... </p>
吴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起了秦王白起的极大兴趣,他再次把“吞韩灭汉”的战略思路拿出来讨论。 </p>
一旦吴楚开战,《韩国》绝对会浑水摸鱼、偷袭楚国,楚国体量巨大、战略纵深也大,《韩国》不可能速战速胜,一旦韩军被陷在《楚国》,秦军只需一支偏师,即刻迅速攻破《雒阳》、擒杀韩王韩子非,一举灭韩。 </p>
丞相苏秦并没有更好的理由来说服白起,只能劝他慎重,值此列国动荡时刻,很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为谁也不知道,形势下一步会演化到什么样子。 </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斗战春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