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小说网

第052节 科举制其实并不公平52

秦夫子扫视了一下现场,点点头,施施然就座,开口道:“今天,我们先讲一讲《孝经》…” </p>

听着秦夫子的授课,夏华心头忍不住长长感叹,果然没白来,秦夫子的学问水平确实不是盖的,虽然于先生对夏华也很好,但夏华必须说,人和人之间确实存在差距。秦夫子的学识大大地超过于先生,在见识上更是于先生难以望其项背的。 </p>

科举考试考的是什么?就是考学识吗?错了,还考见识。就说后世吧,大城市的学生自然是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小地方的学生自然是孤陋寡闻、眼界闭塞,就算双方书面知识旗鼓相当,但让他们都写一篇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大格局的文章来,谁会胜出?答案不言自明。眼下的科考也是如此。圣贤书都是微言大义的,就说《论语》,不过一万多字,却能衍生出万千条涉及人生、哲学、军政家国等方方面面的道理,以致于“半部《论语》治天下”,把《论语》的一万多字背得滚瓜烂熟并不难,难的是读懂吃透、深入理解、思维发散、融会贯通。一本书能从中读出什么道理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心得,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领悟到其中的真知灼见和深层涵义——这话也可以换个说法,就是不能真正地领悟到“学术主流标准答案”,或许你觉得自己的见解是推陈出新,但在主考官看来却是离题万-里的狗屁不通。 </p>

科举制看似公平公正,其实,大部分寒门子弟往往直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达官贵人、名门世家的子弟自有名士大儒指点,寒门子弟呢?只能靠自己悟。能比得过吗?朝廷科考取士,要的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既饱读诗书又对国政时事有精辟独到见解的实用型人才。假如朝廷出题“如何解决本朝眼下的某国事难题”,寒门子弟如何答题?什么都不知道呀,这年头又没有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很慢,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乡下农村都消息严重闭塞,大部分寒门子弟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又怎么能答得出朝廷提出的如此高大上的题目?能绞尽脑汁地从史书典籍里想出几个贴切应景的典故写上去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贵族子弟们呢?他们的父辈长辈本就是国事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老师又都见识广博,他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自然成竹在胸、腹稿在握,答起题来泼墨挥毫、洋洋洒洒。差距就是这么大。 </p>

秦夫子和于先生一样,学历都是秀才,秦夫子远远超过于先生的,是他的见识和阅历,他去过京城,在国子监里干过一阵子,跟朝中一些官员有来往,所以对时政有着不浅的认知,对朝廷上的一些政坛内幕、政治风向也了解几分,见过的人和事多了,自然在见识和阅历上远远超过小地方的教书先生。授课时,秦夫子每说几句书中的原文,接下来不但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将原文讲解通透,还能信手拈来各种时政逸闻、各地发生过的大事进行古今结合,让学子们听得耳目一新、醍醐灌顶,既对学识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认知,也在见识上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 </p>

一上午时间在夏华听得入神着迷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散学时,所有学子一起行礼:“先生请。” </p>

秦夫子点点头,步履带风地出门离开了。 </p>

“公玉老弟,怎么样?”收拾文具书本时,卢泰问夏华。 </p>

夏华连连称赞道:“先生的学识和见识确实出类拔萃,令人心悦诚服、五体投地,让我大受裨益,很多以前似懂非懂的地方听先生讲解后为之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欣荣兄,真的谢谢你了。”他郑重其事地向卢泰行了一礼。 </p>

卢泰连忙拉住夏华:“又来了,又跟我见外了!” </p>

两人收拾好东西,边走边聊。夏华忍不住问道:“欣荣兄,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少女学子,是怎么回事?女子不是不能参加科举吗?”他昨天来拜师时在练武场上见到一个少女,今天上课时在班上又见到了那个少女,但只是瞥了几眼侧影和背影。 </p>

卢泰笑道:“那是先生的三女儿。”</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花样赚钱 美人NPC能看到玩家论坛后 大明:本想摆烂,可老朱他不干啊 穿越之我要清君侧 抗战:都开挂了,谁还猥琐发育? 风雨大宋 系统开启,古人们领略高科技 谍战:开局获得活阎王系统 断绝关系后,侯爷全家哭瞎眼 逍遥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