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她意外的是,荣大姑家的老大媳妇竟然也来了。 在明知道是要照顾血吸虫患者的情况下。 她紧张的冲尤安安赔着笑:“弟媳妇,啊,不,小安大夫。” 唯恐尤安安把她刷下去。 尤安安没说什么,让她们各自在办公室找地方坐下,每个人中间隔着一个座位,防止互相抄袭。 然后给每人发下去一张卷子,一支铅笔。 这年头钢笔很贵,公社里没有,尤安安身上只有一根自用的,铅笔倒是多的是。 在众人答卷的时候,各家劳动力都到公社门口的榕树下集合,准备参加集体劳动。 村长给村民分小组任务。 尤安安卡着时间,看了看家里拿过来的检测样本。 还好,都是阴性。 她最担心的是杨大嫂和杨国庆,他俩一个重症病患一个有孕临产,如果被感染上会很麻烦。 好在没事。 看情况,血吸虫在村里并没有蔓延开,提前整治是很必要的。 …… 李爱玲昨天没去公社开会,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自从她出疹子之后,种子站的两个知青都搬了出去。 她一个人住在种子站,跟村民关系处的差,几乎失去消息来源。 一大早她发现自己身上要命的疹子消退了。 脸上胳膊上光洁如初,只剩下她指甲挠过的一些红痕。 时隔半个月,她终于能摘了头巾见人。 从种子站出来,刺眼的阳光照在脸上,她觉得恍若隔世。 路上遇到几个正往公社去的村民,听他们议论荣大姑。 “荣家大姑去山上安研究员的衣冠冢前拜了拜,身上的病竟然好了!” “可见人不能做亏心事,天上有眼睛看着呢。” “可不,小安大夫自从上岛,又是救火,又是发药,发种子,光干好事了,荣大姑偷人家的东西,还编排人家,可不是要遭报应。” “小安大夫刚上岛的时候,大伙儿还说人家骗彩礼,勾搭知青,现在想想,真是该打嘴。” 李爱玲面色不佳。 “我听花婶说,小安是被人陷害的,荣连长当初花彩礼娶的那个叫安思雨,她才是跟知青搞大肚子骗彩礼的人。” “俩人打小抱错了,安思雨拿了彩礼之后去认亲,让小安替她嫁过来。小安大夫一分钱没拿到,还背了她的污名。” “要这么说的话,那荣连长和小安大夫这婚事还算数不?” 跟在后面的李爱玲竖起耳朵。 “花婶说还算数,可我听说荣连长跟村里打过招呼,给小安大夫分了房子,就在荣家隔壁。” “搬出去住了?” 有人唏嘘:“我现在瞧着,小安大夫又能干又好看,跟咱们荣连长还挺登对的。” “哼!” 身后传来一声轻哼。 几个人扭过头去看,就见李研究员冷着脸大步走过去。 众人平白被甩脸子,也不大乐意。 “她这是啥表情,跟咱们欠她钱似的。” “听见荣连长和小安大夫的事,她心里不舒服吧。” “她都跟赵有银那样了,还有啥不舒服的。” “那不是赵有银强迫她?” “她说是强迫,那赵有银可不这么说,真实情况是啥,谁知道呢。” 李爱玲脚步飞快,想也知道这些人是怎么看她的。 她现在一出门就觉得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她。 北岛已经待不成了。 她如果能调去农业局,就能开启新的生活。 得知尤安安和荣铮不是真正的夫妻关系,她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荣铮这么快就把尤安安安排出去单独住,可见是要解除男女关系。 那她是不是还有机会? 荣铮只是个连长,就算过几年再升一级,未来退伍回来,只能去公安局,或者厂子里混个主任当当,都不一定能进农业局这种国家单位。 等她进了农业局,比他工作还好,以后想找什么样的男人不行,说不定荣铮还得去求着她。 她要想个办法,既能让领导看到她的功绩,还不让领导亲自上岛的瞒天之计。 鱼塘周围被拉了封条,还有两名战士在站岗守着。 “李同志,这里发现血吸虫感染,不能进入。” 血吸虫是江浙一带,淡水区域曾经流行的寄生虫病,这里是海岛,四面环海,血吸虫在海水中根本不能存活,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昨天尤安安上岛之后,岛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又是开会,又是检测水质。 血吸虫病的病症突出,如果真有,她在岛上一年多都没见过,怎么尤安安一上岛就发现了。 李爱玲并不信尤安安的诊断。 就算有,她也不担心。她只是来看看鱼塘的情况好跟上级汇报,又不沾水,不会传染。 避开小战士,李爱玲从另一面岛礁处绕过去,去了废弃的3号鱼塘。 一靠近就闻到一股腐腥味儿,水面上飘着厚厚一层海草。 这是长方形的水泥塘,长约五十米,宽二三十米。二号和三号鱼塘一样大,1号鱼塘要比它大一倍多。三处鱼塘加起来四五亩地。 现在岛上每年鱼塘只能出几百公斤的鱼,甚至不够每家每户分一条。 只有1号鱼塘在用,如果2号3号都用起来,产量应当能达到一两千公斤。 她不懂养鱼,但是知道海水养殖比淡水养殖技术难度高的多,水温酸碱度平衡都需要严格控制,但岛上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如果把鱼塘修理起来,改淡水养殖,产量或许还能再提高一些。 她所站的礁石上有海螺附着。 也许可以养殖贝类和海螺这些东西。 她把鱼塘的大小,位置,设施都记录下来。 把她能想到的,能养制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准备一起汇报给领导。 只要她能升职,以后鱼塘养出什么效果,那都跟她没关系了。 李爱玲准备离开,手指却被礁石上的海螺壳划了一下,顿时划破一个小口子。 她甩了甩手上的血珠,知道这地方不干净,没敢久待,快步离开,准备去公社打电话汇报。 李爱玲刚走,政委领着连队的战士,推着石灰过来。 另一边,村长也带人到了。 政委:“大家注意防护,不要直接碰污染水质。” 村长也道:“所有人听指挥,不能擅自行动。” 全岛对所有积水洼地展开大清洗,干的如火如荼。 中午的时候,荣铮带着两名战士上岛,同行的还有一位军医。 他们带了两箱子药品和试剂,一箱是部队医院下发的,一箱是荣铮去市医院替尤安安申请来的。 军医还带了一箱手术器械,遇到紧急情况能搭建临时手术台。 几个人登岛后,直奔公社办公室。 公社没人,只有李爱玲在办公室打电话。 隔壁的卫生站里,尤安安正在批阅试卷,见荣铮回来,她连忙放下试卷:“这么快就回来了,我以为要到晚上了。” 荣铮“嗯”了一声:“事态紧急,申请的特批。”他介绍道,“这位是军医崔广开同志,治疗血吸虫病的专家。” 尤安安对专家们还是很尊敬的,忙打招呼:“崔老师。”她没废话,直接将岛上的情况说了一遍,“现在初步确诊有五位,高度疑似的二十余位,因为试剂不够,还没进行全面排查。” 崔广开在路上已经听荣铮说过了,他打断尤安安的话:“带我去看看王老四。” 根据荣铮所说的,王老四已经出现晚期的典型症状,巨脾,腹水,昏迷且神志不清,怀疑有脑膜炎,脑水肿等并发症。 这种时候再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已经来不及了,急需手术。 现在是从死神手里抢时间,他们怎么能一点都不着急,尤其是这个小姑娘,竟然还有时间坐到办公室里写写画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七零赶海,带着商城去海岛随军》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