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小说网

第42章 还有后招?

一番交代,俨然耗尽了郭荣的全部力气,四人受诏,也深刻感到身上责任之重大。 延福宫外,风雪又大了起来,彤彤黑云从西北压过来,殿中的光线显得更暗了,王朴、王溥等人看不清郭荣的表情,仿佛坐在那里的,是一座木雕石刻的人像一般。 郭椿奉命将蜡烛点亮,又将炭火烧的旺一些,虽然能够驱走身上的寒意,却无法暖热四人的心情。 踌躇一番,王溥说道:“陛下所托之事,臣等必然竭尽心力,不过,朝中大事,是否还应该请范丞相一同商议?” 郭荣微启双目,说道:“文素(范质的字)那边,朕自有安排,尔等只需按诏令行事。” “臣遵命!” “诸位回去吧!风雪汹涌,前路难行,还望珍重!” 四人齐齐跪拜,悲恸之情再次涌上心头,但手捧诏书,这次谁也没敢表现的太明显。 毕竟,他们都知道郭荣不喜欢小家子气,应声离开。 众人退去之后,一直强撑着的郭荣,身体仿佛瞬间松垮了,他用力支撑自己的双臂,想要靠自己的力量从座位上站起来,可尝试了几次都为成功,一代英主,便用近乎请求的压身看了一眼郭椿。 太监总领郭椿早已经涕泗横流,浑身颤抖地跪行近前,抱住郭荣的双腿。 “郭椿,侍奉我这么多年,也难为你了。时光匆匆,你鬓发也多了白发,朕感大期将至,你若想回归故里、安享晚年,要早做准备。” 郭荣说这句话,是完完全全出自真心的,不但是郭椿,一应近臣,在自己撒手人世之后,恐怕都很难在这皇宫中生存,及早做好急流勇退的准备,不失为一件好事。 “陛下,我乃六根不全之人,能蒙受天恩、跟随陛下,虽死而无憾!” “你的忠心,朕自然知晓,正因为如此,切不可轻易犯险,若是后宫之中察觉有变,你当尽力保护皇后及梁王。” 说到这里,郭荣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寒意,喃喃自语道:“不可轻信,不可轻信啊……” 郭椿未解其意,但仍宽慰道:“陛下放心,内侍局早已经按照吩咐,训练一批宫闱护卫,以梁王为马首是瞻,绝对忠心!” 不得不佩服郭荣的先见之明,目光长远,在长子、次子被害之后,他就意识到整个皇宫的防卫,尤其是后宫及子嗣的安全,不能全部交给禁军或亲军,以为这些人按照规制,只能停留在外围,极少能够直接接近保护对象。 所以,郭荣让内侍局挑选人员,进行系统的训练。由于挑选的人都是太监,训练又都是在后宫秘密进行,加上宫闱护卫平日里隐藏在奴仆之中,可能端茶送水、扫地、倒马桶的人,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郭椿,起来吧,送朕回小隐园。” 郭椿擦了擦眼泪,赶紧起身张罗软榻。 走是很困难了,郭荣被扶上软榻,轻轻抬起,缓慢前行。 一路上,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偎在厚被中的郭荣忍不住抬头望天,如此景象,让他回想起远征幽云的情景,那时刻,金戈铁马、风掣红旗,是何等的豪迈! “郭椿。” 郭椿赶紧近前,询问何事。 “你派人,在范质府前等候,准备好马车,一旦范质回来,立即让他进宫来!” “遵命!” 历史轨迹的改变,很多时候,只是取决于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这就是所谓“蝴蝶效应”。 风雪正紧,两条路上,奔走着两个人。 一条路上,范质正坐在马车上,身边有百余名护卫,他们冒着风雪,天还未亮就从汴梁出发,急匆匆一路向西,奔向华山云台观。 范质此行,是要去请一个人,一个郭荣念念不忘、寄予厚望的人,他的名字叫陈抟。 陈抟,字图南,别号扶摇子,也就是民间传说中大名鼎鼎的“睡仙”,人称“陈抟老祖”者是也。 在道教体系中,陈抟俨然是一个神话性质的人物,传说,他与吕洞宾是挚友,早已习得飞升黄白之术,脱离肉体凡胎。 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陈抟这一人物的,并且与周世宗郭荣有着密切的交集,换个角度说,郭荣虽然灭佛,他却很信任道教。 史料记载,公元956年,后周显得三年,陈抟收到郭荣召见,亲下华山、前往汴梁,两人会面之后,郭荣虚心请教点石成金、白日飞升之术,还要任命他做官(谏议大夫),但陈抟不仅辞官不受,还劝诫郭荣不要迷恋道家成仙之术,要把精力放在治国安民上。话虽如此,陈抟还是在汴梁逗留了很长时间,期间为郭荣炼制丹药。 彼时,坊间流传的说法是,陈抟乃欺世盗名之辈,根本就没有真才实学,更不是什么神仙,所以郭荣就放他走了。 真的如此吗?从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的视角来看,陈抟肯定是虚张声势,可根据郭荣的种种举动,可以判断出,他对陈抟是极为信任的,或者说,陈抟这人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才能的。 一是郭荣放走陈抟,这件事情就极不正常。郭荣此人,不仅求贤若渴,而且非常强势,他认为的贤能之才,必须为自己所用(参考王溥的经历),像陈抟这种精通百家之学、有拨乱济世之能的人,他怎么可能放过。即便按照一般统治者的思维,陈抟在民间有很强大的号召力,出于政治目的,也必须拉拢与利用,他怎么会轻易放手?单就陈抟能够辟谷,掌握长生之道,对于郭荣就是极大的诱惑,因此,陈抟必然是有超然才能,既能够说服郭荣,又给予郭荣一定的好处,比如“炼丹”这件事,或许郭荣的生命早就到了尽头,正是有了陈抟才得以续命。 二是陈抟所受待遇,已经远远超过了“道教名士”的身份,史书记载,显德五年,也就是郭荣征讨南唐的关键时期,还专门派出官员前往华山,以朝廷的名义慰问。表面上是慰问,实则是寻求良策,否则南唐之战,后周也不会赢得那么漂亮。仅仅用了两年有余的时间,就攻占了整个淮北地区,开疆扩土的面积增加三分之一。一国皇帝,主动向一个道士寻求帮助,也足可见陈抟的能力非凡。 三是关于陈抟着作言论的重视,陈抟贯通五代,是“先天易学”的创始人,在修行方面,他独创一派,留下了许多着作,如《无极图》《先天图》等,这些道家经典的众多读者当中,就有郭荣,不仅如此,郭荣还要求王溥进行注释,便于自己窥得宇宙天理的奥秘。 不仅如此,据说赵匡胤也十分尊崇陈抟,演义小说当中描写过两人在洞府论道的事情,颇有“伐木烂柯”的味道。《宋史·陈抟传》中记载,太平兴国二年,即公元977年,宋太宗赵光义有幸见到了已然百岁高龄的陈抟,此人“容颜依旧、气度仙质”,赵光义惊为天人,专门在汴梁城中为其修建“希夷观”,赐紫衣上袍、册封国师,但陈抟仍然不可接受。 范质此行,就是专门请陈抟到汴梁来,郭荣的意思,是希望他暂时担任国师职务,以自己的通天本领,协助大周渡过“君王换代”难关。 这可以说是郭荣的一厢情愿,夤夜商议时,范质已经委婉地表达此计不通了,在他看来,国家大事,岂可轻信一个道士的话,岂能仰仗一个道士的能力?无奈,君命难违,范质本着忠臣责任,一路风雪赶往潼关。 在范质西行之际,另一条路上,另一个人也在疾行。 汴梁城的御街向南,州桥横跨东西大街,下面是涛涛的汴河之水,赵匡义在桥头眺望,远远地看见了忠义防卫营的旗帜,此处驻扎了三千河洛兵,统领者正是散员都指挥使,王彦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