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小说网

71

傅洵眼看香火,缓缓往下烧。 </p>

他道:“不用到那时候,用不了多久,她也自身难保。” </p>

沈夫人一愣,旋即明白了什么。 </p>

她重新看向佛经,心情舒畅:“这佛教不错,让我脾性都好了许多。” </p>

傅洵:“……” </p>

年初五,在江淮省受杭王欺压的几户百姓成功进京。 </p>

他们隐匿了许久,终于在这日,敲了登闻鼓,扯出一桩关于杭王的贪腐大案。 </p>

一时,朝野震惊。 </p>

年初七,仅仅二日,证据便确凿无误,皇帝震怒,将杭王贬为庶人,囚于原府邸,没有圣谕,不得出门。 </p>

紧接着,清和公主的旧账,也被拉了出来,尤其是以权逼压朝臣站队,让此事更为轰轰烈烈。 </p>

姚章当初,从傅洵这带走的信件,搁到了御书房案头。 </p>

全是证物。 </p>

皇帝斥责清和,收了她手中二寺一部职权,命她于公主府闭门思过,期限未定。 </p>

杭王之流,以摧枯拉朽之势,消泯于京城。 </p>

京城的纷纷扰扰,传到怀名这,已经隔了一天。 </p>

蔡老展开信件,阅完后,摇摇头:“杭王再无夺嫡的可能。” </p>

傅洵磨墨,他轻颔首:“是。” </p>

最开始,他最不看好的,不是爱吃爱喝爱钓鱼的忻王,而是风头无两的杭王。 </p>

天子尚且康健,杭王操之过急,私营党羽,又怂恿清和加入其派别,让清和早日把傅洵纳入麾下。 </p>

岂知,天子早就一一看在眼里,只待那锐利的刀。 </p>

众人以为,杭王有今日,全是因为这些刀。 </p>

但刀么,有千千万柄,傅洵却是唯一递刀之人。 </p>

蔡老已隐退,旁观者清。 </p>

他瞧得分明,笑道:“简在帝心,不外如是啊。” </p>

傅洵拱手:“学生不敢当。” </p>

蔡老:“行了,一个个都这样,别学谢十一那做派,镇日里扮无辜,实则心里门道多得很。” </p>

傅洵:“……” </p>

这怀名,也只有蔡老会把傅洵和谢兰序放到一起谈。 </p>

蔡老又问:“那你什么时候回京城?我好安排一下工作,看看你在崇学馆的事,交给谁做好。” </p>

傅洵:“学生不急,至少两年。” </p>

杭王没了,还有忻王和兆王。 </p>

饶是忻王再游山玩水般地过日子,也会被兆王逼得不得不争。 </p>

蔡老长吁。 </p>

三年,他竟等得了。 </p>

蔡老自认他这把老骨头,发觉京城如此局势,都忍不住日思夜想,再加分析,傅洵却如此沉得住气,当真不知,谁才是老头了。 </p>

罢了,谁让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 </p>

蔡老自己接过砚台,让傅洵:“罢了,接下来还有很多琐事要你做呢,你先别磨墨了,去看那个案台。” </p>

案台上,是崇学馆学子写给蔡老和傅洵的贺年帖。 </p>

蔡老说:“你且挑出谢玉君、江之珩、冯家、谢骢、谢十一几个的,替我回他们。” </p>

贺年帖以信封装好,分类放在木箱子里,他和蔡老的信封数目,都一样百余封。 </p>

傅洵先从蔡老的那份里,找出他点的学生。 </p>

他打开封上写着“谢兰序送”字样的贺年帖。 </p>

甫一过眼,他就认出是兰絮自己写的,工工整整的行楷:【贺蔡老先生:新春吉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新年新气象,桃李满天下。】 </p>

她笃定蔡老会亲自看,所以写得很认真,半分马虎不得。 </p>

但从字迹笔画,能推出她写的时候,心情还不错。 </p>

想了想,傅洵从标着自己名字的那个箱子里,拿出兰絮写的。 </p>

他一向没有兴趣,不会看学生写的贺年帖。 </p>

这是第一次看。 </p>

然而,他虽然有预料,再怎么也没想到,她给自己的那一份,只有一个字: </p>

【好。】 </p>

还是草书的,一笔勾成,半分力气都没花。 </p>

傅洵眉头一挑。 </p>

还是课业少了。 </p>

他刚要把贺年帖塞回去,却摸到信封里,还有一张纸。 </p>

傅洵抽出来,映入眼帘的,是一行小楷,字是寻常,写的应是书名。 </p>

这是谢十一年假期间,在家中看的书? </p>

只是这书名,“花倌”“伶人”“小厮”…… </p>

种种罗列出来倒还好,只是放到一起,让傅洵拧起眉头。 </p>

他在京城,也有听闻过一些人家的事迹,一下联系了起来。 </p>

此时,他动作一顿,方把信纸塞了回去。 </p>

抬手,揉揉眉骨。 </p>

下一瞬,一个突兀且离谱的念头,从他脑中浮现:谢十一好男风? </p>

不过一瞬,这个念头就被压下。 </p>

傅洵好笑,也不能光凭此,就认定谢十一好男风,难道看了史记的《陈涉世家》就要筹谋起义? </p>

虽则男风和起义,两件事性质不一样,但光靠书单下定论,确实早了。 </p>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谢十一整个年节期间,都在看闲书。 </p>

家风不严。 </p>

从这个小细节,他几乎可以想象出,谢十一平日在家中,是顶顶受宠的,只要她会写字,家里人就往死里夸。 </p>

与傅家截然不同的土壤。 </p>

像这种书,在傅家子侄的书房中,连名字都不可能出现。 </p>

他倒不介怀当个恶人,矫她性子。 </p>

崇学馆开馆,为了煞煞过节攒的懒劲,每个学子都会一份有开馆课业。 </p>

课业分到兰絮这时,多放了一份。 </p>

兰絮:“诶,等等,我是不是多了一份?” </p>

负责发放的小书童:“没有弄错,十一郎就是两份,是傅探花交代过的。” </p>

兰絮:“……” </p>

又!是!你! </p>

捏着两张纸,兰絮在心里亲切地问候傅洵。 </p>

过完个年,她骨头都酥了,脑海里学过的东西,通通还了回去。 </p>

再看这些课业,真有种看天书。 </p>

兰絮朝系统哭唧唧:“不好意思,下辈子我一定要做个文盲。” </p>

系统语重心长:“按照傅洵的标准,你现在好像也算。” </p>

兰絮:“……” </p>

扎心了,它不是她那么软软的系统了! </p>

接下来几日,兰絮光埋头解决课业,等到正月十三,才发现,卫国公小世子江之珩还没回到怀名。 </p>

快七日没有饭搭子,兰絮还是不习惯。 </p>

十三早晨,她从钱妈妈手中,偷偷接过双份的肉包。 </p>

一道清澈女声叫了她:“小十一。” </p>

兰絮做贼心虚,忙把包子藏在身侧,回头一看,是谢玉君。 </p>

她朝谢玉君笑:“你今日好早。” </p>

谢玉君:“我有话跟你说。” </p>

食肆不是说话的地方,她带着丫鬟芳甸与兰絮,去到人迹稀少的书库后门。 </p>

她正要开口,兰絮敲书库后门:“里面可能有人。” </p>

谢玉君:“我没想到,你还挺警惕。” </p>

兰絮:“还好还好。”吃一堑长一智。 </p>

书库里没声音,谢玉君方直言:“江之珩家里卷入大麻烦了。” </p>

兰絮:“啊?” </p>

谢玉君压低声音,只说三字:“杭王案。” </p>

实则初八、初九,杭王案就传到了怀名,崇学馆的学子们颇为震动。 </p>

尤其是去年,蔡老第一次分甲乙学次时,曾暗暗问过他们,关于站哪个王爷的问题。 </p>

当时不少乙等学次的学子,思虑好一会儿,知晓杭王势大,军功在身,就写了杭王,此时杭王出事了,他们心中都一颤。 </p>

方能体会蔡老一片苦心,与傅洵当日的教诲。 </p>

局势千变万化,千万不可等到临了选择之际,才匆匆决断,而是从最开始,就要纵观全局,把握心中。 </p>

杭王案年初五发作,初七朝廷就处理掉了杭王和清和,但他的党羽,还得慢慢清算。 </p>

满京风声鹤唳。 </p>

卫国公府与杭王交情甚笃,不管有没有参与贪腐大案,恐怕难逃一劫。 </p>

前几天,兰絮听闻杭王案时,觉得离自己还很远,一听江之珩家被卷进去,突然又觉得近在咫尺。 </p>

上个月还是同窗,江之珩还给她写了贺年帖。 </p>

她写给他的,还没送出去。 </p>

颇为唏嘘。 </p>

谢玉君一叹:“当真波诡云谲,谁能料想,清和会失势力呢。” </p>

兰絮琢磨过味来:“还是傅探花聪明。” </p>

远离京城,既不受迫害,也不受牵连,当然,也远离政治中心,除非有百般能耐,否则回去就难了。 </p>

谢玉君:“不过,清和倒了,傅探花或许会被传召回京。” </p>

兰絮:“对哦。” </p>

她没想到这一层面,难怪这几日,崇学馆有股躁劲,原来是大家在揣测傅洵要回朝当官。 </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咸鱼女配被大佬饲养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