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天色暗得很快,随着距离的靠近,人影也模糊了起来。随着目标逐渐接近他们心中理想的射击范围,韩玉川紧绷的神经终于释放,低吼出一个字:“打!”</p>
“砰!砰!”随着两声枪响,两个日本兵应声倒地。</p>
韩玉川说了一声:“撤。”便和王庆一一起拎起枪扭身往玉米地跑,刚跨过水渠就发现周琰没有跟上。赶紧回头招呼他:“走呀!干嘛呢!”</p>
周琰没有回答,韩玉川愣了一下,正准备回去拉周琰,只听“砰!”的一声,周琰的枪响了。</p>
而就是这一枪的枪声和火光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学校门口工事里的两挺机枪疯狂的向这边扫射过来,打得土堆上尘土飞扬,周边的杂草被扫倒了一大片,吓得韩玉川和王庆一赶紧趴在了地上。</p>
虽然他们提前做了预案,觉得能够万无一失,但是毕竟缺少实战经验。既没有想到敌人反应这么快,也忽略了子弹比人跑得快,更不知道机关枪有这么大的威力。</p>
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还趴在土堆那里的周琰突然惊呼一声:“快跑呀!追兵出来了!”</p>
只见一队日伪军已经从学校里冲了出来,咿咿呀呀的叫喊着一边开枪一边冲了过来。</p>
韩玉川心里明白,一百多米的距离转眼之间就到。他心想与其被抓住不如被打死,于是把心一横大喊一声:“跑!”率先窜起来在弹雨中向玉米地跑去。王庆一和周琰也一前一后跑进了玉米地。</p>
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着,前后左右的玉米杆不断地倒下,他们一刻也不敢迟疑,只顾疯狂地向前跑。</p>
跑在后面的周琰突然觉得脸上一阵灼痛,用手一摸,弄得满手都是鲜血。他也顾不得这些了,忍着疼痛一步不落地跟在韩玉川的后面。</p>
不知跑了多久,天已经黑透了,后面的枪声也停歇了。他们找到一个高一些的地方向后望去,见身后的玉米地已经平静下来,确定没有了追兵,三个人都瘫倒在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p>
这时周琰才感到脸上传来的剧痛,痛苦的呻吟起来。</p>
韩玉川和王庆一赶忙凑到近前查看情况。只见周琰的脸上被子弹划出了一道一寸多长的血槽。破口处的皮肉向外翻开着,看着非常骇人。</p>
由于没有带急救的东西,韩玉川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干净一点的布简单的帮周琰包扎好伤口。一边包扎一边庆幸地说:“真是万幸呀!稍微再偏那么一点点,你小子的命就交代这了!”</p>
王庆一也心有余悸地说:“太悬了!多亏那个土堆帮咱挡了子弹,要不咱们恐怕就让人打成筛子了!”</p>
见周琰的伤口包扎好了,王庆一问他:“老周,你刚才怎么想的?不打一枪手痒痒是吧?”</p>
周琰一听王庆一的口气中带有责备的意思赶忙解释,但是刚一开口腮帮子疼的他直咧嘴。韩玉川想制止他,不让他说话。可周琰还是哼哼唧唧地连比划带说的把刚才发生的事大概描述了一遍。</p>
因为周琰的任务是补枪,所以在韩玉川和王庆一开枪之后虽然两个日本兵倒下了,但是他还不放心,就多观察了一会儿。果然看到其中一个想要挣扎着爬起来。他知道这一枪的风险,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补枪是他的责任,所以最终还是扣动了扳机,没想到弄成了这个样子。</p>
“我们还是太没经验了。吃一堑长一智吧!歇得差不多了咱就赶紧走,免得夜长梦多。”韩玉川提醒道。</p>
于是三个人按照来时的路线快马加鞭回到王庆一的家里。韩玉川重新帮周琰处理了伤口,安顿他在王庆一家养伤,自己趁着夜色回到了自己的家。</p>
在其后的一个多月中,韩玉川迎来了自己的四儿子,也新增了两个打鬼子的伙伴。</p>
新增的两个人是一对亲哥俩,一个叫周猛一个叫周锋。两个人无亲无故,主要依靠挑着担子四处给人剃头维系生活,这给他们获取情报提供了很好的掩护。所以寻找目标、勘察地形的活就基本上由他们哥俩来完成。</p>
等周琰的伤势痊愈后,韩玉川他们又开始了行动。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们的行动更加谨慎,计划更加严密,几个人的分工也更加明确,而且定下来一条规矩“打完就撤”,并且为了以防不测会在伏击地点的外围安排观察哨,确保不被别人偷袭,也保证撤退路线的安全。所以后面的几次行动都非常顺利。</p>
经过几次实战的磨合,五个人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但是在对待汉奸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分歧。韩玉川认为如果汉奸没有杀过中国人,或者没有直接帮着日本人杀害中国人就罪不至死。而其他四个人则认为只要是公认的大汉奸,或者做出的事情让大家深恶痛绝、臭名远扬的汉奸都该杀。几个人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也并没有影响杀小鬼子和惩治汉奸的行动。</p>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寇开始大举侵犯我华夏大地,全面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共产党在冀中地区组建抗日武装,许多自发的抗日团体纷纷投奔。37年年底,韩玉川带着其他四个人,来到白洋淀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p>
38年4月份河北游击军和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并肩作战粉碎了日军对冀中地区的第一次春季扫荡,在冀中平原初步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随后河北游击军进行改编,王庆一、周猛和周锋正式参军,周猛加入了县大队。而韩玉川由于拖家带口舍不得离开家,所以就向首长申请留在地方,被委任为村游击小队队长。</p>
这段时间天色暗得很快,随着距离的靠近,人影也模糊了起来。随着目标逐渐接近他们心中理想的射击范围,韩玉川紧绷的神经终于释放,低吼出一个字:“打!”</p>
“砰!砰!”随着两声枪响,两个日本兵应声倒地。</p>
韩玉川说了一声:“撤。”便和王庆一一起拎起枪扭身往玉米地跑,刚跨过水渠就发现周琰没有跟上。赶紧回头招呼他:“走呀!干嘛呢!”</p>
周琰没有回答,韩玉川愣了一下,正准备回去拉周琰,只听“砰!”的一声,周琰的枪响了。</p>
而就是这一枪的枪声和火光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学校门口工事里的两挺机枪疯狂的向这边扫射过来,打得土堆上尘土飞扬,周边的杂草被扫倒了一大片,吓得韩玉川和王庆一赶紧趴在了地上。</p>
虽然他们提前做了预案,觉得能够万无一失,但是毕竟缺少实战经验。既没有想到敌人反应这么快,也忽略了子弹比人跑得快,更不知道机关枪有这么大的威力。</p>
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还趴在土堆那里的周琰突然惊呼一声:“快跑呀!追兵出来了!”</p>
只见一队日伪军已经从学校里冲了出来,咿咿呀呀的叫喊着一边开枪一边冲了过来。</p>
韩玉川心里明白,一百多米的距离转眼之间就到。他心想与其被抓住不如被打死,于是把心一横大喊一声:“跑!”率先窜起来在弹雨中向玉米地跑去。王庆一和周琰也一前一后跑进了玉米地。</p>
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着,前后左右的玉米杆不断地倒下,他们一刻也不敢迟疑,只顾疯狂地向前跑。</p>
跑在后面的周琰突然觉得脸上一阵灼痛,用手一摸,弄得满手都是鲜血。他也顾不得这些了,忍着疼痛一步不落地跟在韩玉川的后面。</p>
不知跑了多久,天已经黑透了,后面的枪声也停歇了。他们找到一个高一些的地方向后望去,见身后的玉米地已经平静下来,确定没有了追兵,三个人都瘫倒在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p>
这时周琰才感到脸上传来的剧痛,痛苦的呻吟起来。</p>
韩玉川和王庆一赶忙凑到近前查看情况。只见周琰的脸上被子弹划出了一道一寸多长的血槽。破口处的皮肉向外翻开着,看着非常骇人。</p>
由于没有带急救的东西,韩玉川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干净一点的布简单的帮周琰包扎好伤口。一边包扎一边庆幸地说:“真是万幸呀!稍微再偏那么一点点,你小子的命就交代这了!”</p>
王庆一也心有余悸地说:“太悬了!多亏那个土堆帮咱挡了子弹,要不咱们恐怕就让人打成筛子了!”</p>
见周琰的伤口包扎好了,王庆一问他:“老周,你刚才怎么想的?不打一枪手痒痒是吧?”</p>
周琰一听王庆一的口气中带有责备的意思赶忙解释,但是刚一开口腮帮子疼的他直咧嘴。韩玉川想制止他,不让他说话。可周琰还是哼哼唧唧地连比划带说的把刚才发生的事大概描述了一遍。</p>
因为周琰的任务是补枪,所以在韩玉川和王庆一开枪之后虽然两个日本兵倒下了,但是他还不放心,就多观察了一会儿。果然看到其中一个想要挣扎着爬起来。他知道这一枪的风险,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补枪是他的责任,所以最终还是扣动了扳机,没想到弄成了这个样子。</p>
“我们还是太没经验了。吃一堑长一智吧!歇得差不多了咱就赶紧走,免得夜长梦多。”韩玉川提醒道。</p>
于是三个人按照来时的路线快马加鞭回到王庆一的家里。韩玉川重新帮周琰处理了伤口,安顿他在王庆一家养伤,自己趁着夜色回到了自己的家。</p>
在其后的一个多月中,韩玉川迎来了自己的四儿子,也新增了两个打鬼子的伙伴。</p>
新增的两个人是一对亲哥俩,一个叫周猛一个叫周锋。两个人无亲无故,主要依靠挑着担子四处给人剃头维系生活,这给他们获取情报提供了很好的掩护。所以寻找目标、勘察地形的活就基本上由他们哥俩来完成。</p>
等周琰的伤势痊愈后,韩玉川他们又开始了行动。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们的行动更加谨慎,计划更加严密,几个人的分工也更加明确,而且定下来一条规矩“打完就撤”,并且为了以防不测会在伏击地点的外围安排观察哨,确保不被别人偷袭,也保证撤退路线的安全。所以后面的几次行动都非常顺利。</p>
经过几次实战的磨合,五个人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但是在对待汉奸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分歧。韩玉川认为如果汉奸没有杀过中国人,或者没有直接帮着日本人杀害中国人就罪不至死。而其他四个人则认为只要是公认的大汉奸,或者做出的事情让大家深恶痛绝、臭名远扬的汉奸都该杀。几个人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也并没有影响杀小鬼子和惩治汉奸的行动。</p>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寇开始大举侵犯我华夏大地,全面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共产党在冀中地区组建抗日武装,许多自发的抗日团体纷纷投奔。37年年底,韩玉川带着其他四个人,来到白洋淀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p>
38年4月份河北游击军和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并肩作战粉碎了日军对冀中地区的第一次春季扫荡,在冀中平原初步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随后河北游击军进行改编,王庆一、周猛和周锋正式参军,周猛加入了县大队。而韩玉川由于拖家带口舍不得离开家,所以就向首长申请留在地方,被委任为村游击小队队长。</p>
这段时间天色暗得很快,随着距离的靠近,人影也模糊了起来。随着目标逐渐接近他们心中理想的射击范围,韩玉川紧绷的神经终于释放,低吼出一个字:“打!”</p>
“砰!砰!”随着两声枪响,两个日本兵应声倒地。</p>
韩玉川说了一声:“撤。”便和王庆一一起拎起枪扭身往玉米地跑,刚跨过水渠就发现周琰没有跟上。赶紧回头招呼他:“走呀!干嘛呢!”</p>
周琰没有回答,韩玉川愣了一下,正准备回去拉周琰,只听“砰!”的一声,周琰的枪响了。</p>
而就是这一枪的枪声和火光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学校门口工事里的两挺机枪疯狂的向这边扫射过来,打得土堆上尘土飞扬,周边的杂草被扫倒了一大片,吓得韩玉川和王庆一赶紧趴在了地上。</p>
虽然他们提前做了预案,觉得能够万无一失,但是毕竟缺少实战经验。既没有想到敌人反应这么快,也忽略了子弹比人跑得快,更不知道机关枪有这么大的威力。</p>
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还趴在土堆那里的周琰突然惊呼一声:“快跑呀!追兵出来了!”</p>
只见一队日伪军已经从学校里冲了出来,咿咿呀呀的叫喊着一边开枪一边冲了过来。</p>
韩玉川心里明白,一百多米的距离转眼之间就到。他心想与其被抓住不如被打死,于是把心一横大喊一声:“跑!”率先窜起来在弹雨中向玉米地跑去。王庆一和周琰也一前一后跑进了玉米地。</p>
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着,前后左右的玉米杆不断地倒下,他们一刻也不敢迟疑,只顾疯狂地向前跑。</p>
跑在后面的周琰突然觉得脸上一阵灼痛,用手一摸,弄得满手都是鲜血。他也顾不得这些了,忍着疼痛一步不落地跟在韩玉川的后面。</p>
不知跑了多久,天已经黑透了,后面的枪声也停歇了。他们找到一个高一些的地方向后望去,见身后的玉米地已经平静下来,确定没有了追兵,三个人都瘫倒在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p>
这时周琰才感到脸上传来的剧痛,痛苦的呻吟起来。</p>
韩玉川和王庆一赶忙凑到近前查看情况。只见周琰的脸上被子弹划出了一道一寸多长的血槽。破口处的皮肉向外翻开着,看着非常骇人。</p>
由于没有带急救的东西,韩玉川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干净一点的布简单的帮周琰包扎好伤口。一边包扎一边庆幸地说:“真是万幸呀!稍微再偏那么一点点,你小子的命就交代这了!”</p>
王庆一也心有余悸地说:“太悬了!多亏那个土堆帮咱挡了子弹,要不咱们恐怕就让人打成筛子了!”</p>
见周琰的伤口包扎好了,王庆一问他:“老周,你刚才怎么想的?不打一枪手痒痒是吧?”</p>
周琰一听王庆一的口气中带有责备的意思赶忙解释,但是刚一开口腮帮子疼的他直咧嘴。韩玉川想制止他,不让他说话。可周琰还是哼哼唧唧地连比划带说的把刚才发生的事大概描述了一遍。</p>
因为周琰的任务是补枪,所以在韩玉川和王庆一开枪之后虽然两个日本兵倒下了,但是他还不放心,就多观察了一会儿。果然看到其中一个想要挣扎着爬起来。他知道这一枪的风险,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补枪是他的责任,所以最终还是扣动了扳机,没想到弄成了这个样子。</p>
“我们还是太没经验了。吃一堑长一智吧!歇得差不多了咱就赶紧走,免得夜长梦多。”韩玉川提醒道。</p>
于是三个人按照来时的路线快马加鞭回到王庆一的家里。韩玉川重新帮周琰处理了伤口,安顿他在王庆一家养伤,自己趁着夜色回到了自己的家。</p>
在其后的一个多月中,韩玉川迎来了自己的四儿子,也新增了两个打鬼子的伙伴。</p>
新增的两个人是一对亲哥俩,一个叫周猛一个叫周锋。两个人无亲无故,主要依靠挑着担子四处给人剃头维系生活,这给他们获取情报提供了很好的掩护。所以寻找目标、勘察地形的活就基本上由他们哥俩来完成。</p>
等周琰的伤势痊愈后,韩玉川他们又开始了行动。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们的行动更加谨慎,计划更加严密,几个人的分工也更加明确,而且定下来一条规矩“打完就撤”,并且为了以防不测会在伏击地点的外围安排观察哨,确保不被别人偷袭,也保证撤退路线的安全。所以后面的几次行动都非常顺利。</p>
经过几次实战的磨合,五个人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但是在对待汉奸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分歧。韩玉川认为如果汉奸没有杀过中国人,或者没有直接帮着日本人杀害中国人就罪不至死。而其他四个人则认为只要是公认的大汉奸,或者做出的事情让大家深恶痛绝、臭名远扬的汉奸都该杀。几个人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也并没有影响杀小鬼子和惩治汉奸的行动。</p>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寇开始大举侵犯我华夏大地,全面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共产党在冀中地区组建抗日武装,许多自发的抗日团体纷纷投奔。37年年底,韩玉川带着其他四个人,来到白洋淀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p>
38年4月份河北游击军和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并肩作战粉碎了日军对冀中地区的第一次春季扫荡,在冀中平原初步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随后河北游击军进行改编,王庆一、周猛和周锋正式参军,周猛加入了县大队。而韩玉川由于拖家带口舍不得离开家,所以就向首长申请留在地方,被委任为村游击小队队长。</p>
这段时间天色暗得很快,随着距离的靠近,人影也模糊了起来。随着目标逐渐接近他们心中理想的射击范围,韩玉川紧绷的神经终于释放,低吼出一个字:“打!”</p>
“砰!砰!”随着两声枪响,两个日本兵应声倒地。</p>
韩玉川说了一声:“撤。”便和王庆一一起拎起枪扭身往玉米地跑,刚跨过水渠就发现周琰没有跟上。赶紧回头招呼他:“走呀!干嘛呢!”</p>
周琰没有回答,韩玉川愣了一下,正准备回去拉周琰,只听“砰!”的一声,周琰的枪响了。</p>
而就是这一枪的枪声和火光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学校门口工事里的两挺机枪疯狂的向这边扫射过来,打得土堆上尘土飞扬,周边的杂草被扫倒了一大片,吓得韩玉川和王庆一赶紧趴在了地上。</p>
虽然他们提前做了预案,觉得能够万无一失,但是毕竟缺少实战经验。既没有想到敌人反应这么快,也忽略了子弹比人跑得快,更不知道机关枪有这么大的威力。</p>
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还趴在土堆那里的周琰突然惊呼一声:“快跑呀!追兵出来了!”</p>
只见一队日伪军已经从学校里冲了出来,咿咿呀呀的叫喊着一边开枪一边冲了过来。</p>
韩玉川心里明白,一百多米的距离转眼之间就到。他心想与其被抓住不如被打死,于是把心一横大喊一声:“跑!”率先窜起来在弹雨中向玉米地跑去。王庆一和周琰也一前一后跑进了玉米地。</p>
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着,前后左右的玉米杆不断地倒下,他们一刻也不敢迟疑,只顾疯狂地向前跑。</p>
跑在后面的周琰突然觉得脸上一阵灼痛,用手一摸,弄得满手都是鲜血。他也顾不得这些了,忍着疼痛一步不落地跟在韩玉川的后面。</p>
不知跑了多久,天已经黑透了,后面的枪声也停歇了。他们找到一个高一些的地方向后望去,见身后的玉米地已经平静下来,确定没有了追兵,三个人都瘫倒在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p>
这时周琰才感到脸上传来的剧痛,痛苦的呻吟起来。</p>
韩玉川和王庆一赶忙凑到近前查看情况。只见周琰的脸上被子弹划出了一道一寸多长的血槽。破口处的皮肉向外翻开着,看着非常骇人。</p>
由于没有带急救的东西,韩玉川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干净一点的布简单的帮周琰包扎好伤口。一边包扎一边庆幸地说:“真是万幸呀!稍微再偏那么一点点,你小子的命就交代这了!”</p>
王庆一也心有余悸地说:“太悬了!多亏那个土堆帮咱挡了子弹,要不咱们恐怕就让人打成筛子了!”</p>
见周琰的伤口包扎好了,王庆一问他:“老周,你刚才怎么想的?不打一枪手痒痒是吧?”</p>
周琰一听王庆一的口气中带有责备的意思赶忙解释,但是刚一开口腮帮子疼的他直咧嘴。韩玉川想制止他,不让他说话。可周琰还是哼哼唧唧地连比划带说的把刚才发生的事大概描述了一遍。</p>
因为周琰的任务是补枪,所以在韩玉川和王庆一开枪之后虽然两个日本兵倒下了,但是他还不放心,就多观察了一会儿。果然看到其中一个想要挣扎着爬起来。他知道这一枪的风险,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补枪是他的责任,所以最终还是扣动了扳机,没想到弄成了这个样子。</p>
“我们还是太没经验了。吃一堑长一智吧!歇得差不多了咱就赶紧走,免得夜长梦多。”韩玉川提醒道。</p>
于是三个人按照来时的路线快马加鞭回到王庆一的家里。韩玉川重新帮周琰处理了伤口,安顿他在王庆一家养伤,自己趁着夜色回到了自己的家。</p>
在其后的一个多月中,韩玉川迎来了自己的四儿子,也新增了两个打鬼子的伙伴。</p>
新增的两个人是一对亲哥俩,一个叫周猛一个叫周锋。两个人无亲无故,主要依靠挑着担子四处给人剃头维系生活,这给他们获取情报提供了很好的掩护。所以寻找目标、勘察地形的活就基本上由他们哥俩来完成。</p>
等周琰的伤势痊愈后,韩玉川他们又开始了行动。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们的行动更加谨慎,计划更加严密,几个人的分工也更加明确,而且定下来一条规矩“打完就撤”,并且为了以防不测会在伏击地点的外围安排观察哨,确保不被别人偷袭,也保证撤退路线的安全。所以后面的几次行动都非常顺利。</p>
经过几次实战的磨合,五个人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但是在对待汉奸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分歧。韩玉川认为如果汉奸没有杀过中国人,或者没有直接帮着日本人杀害中国人就罪不至死。而其他四个人则认为只要是公认的大汉奸,或者做出的事情让大家深恶痛绝、臭名远扬的汉奸都该杀。几个人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也并没有影响杀小鬼子和惩治汉奸的行动。</p>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寇开始大举侵犯我华夏大地,全面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共产党在冀中地区组建抗日武装,许多自发的抗日团体纷纷投奔。37年年底,韩玉川带着其他四个人,来到白洋淀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p>
38年4月份河北游击军和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并肩作战粉碎了日军对冀中地区的第一次春季扫荡,在冀中平原初步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随后河北游击军进行改编,王庆一、周猛和周锋正式参军,周猛加入了县大队。而韩玉川由于拖家带口舍不得离开家,所以就向首长申请留在地方,被委任为村游击小队队长。</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走出长夜》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