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母彭静让师薇和姑爷陆家公子带着孩子赶快来京都,平昌郡紧挨着封地,她实在是不放心。 等师薇一家到了,安顿下来,孙雁南把管家对牌交给了师薇,又把管家叫来交待了几句。</p>
然后孙雁南轻骑简从,和后来提上来的四个大丫头一起直奔平昌郡而去。只是没料到师老太太赶至十里亭相送。</p>
当天当值的师越总觉得心神不宁,早上妻子好像有点反常。等他下值返家,孙雁南已经走了整整一个白天,只留书信一封,让他照顾好沧海、沧浩,家就拜托师薇了。</p>
孙雁南返回平昌郡现身,消息传开,整个师家,从粮农粮仓到师家全郡内的店铺以及马队无不欢欣雀跃。</p>
就是一些准备抛家舍业,去外郡投亲靠友的百姓也都停了脚步,第一大户掌家的都回来了,或许不打紧?</p>
各粮店掌柜来问,如今其他各家粮店的米价都已上涨,有的已经关店不卖,我们怎么办?</p>
孙雁南让全郡的米店仍按以往的价格卖出,但每位顾客最多只能买三斤米,每个米店每日走的量只允许平时的七成,每日卖完这些就关店。</p>
当初让孙雁南不要管他如何卖,他交来的账是好的那位掌柜耿大柱,如今已经是郡首县二十七家米铺的领头掌柜。</p>
耿大柱问孙雁南:“这样的做法是否是仿效当年老夫人,在灾荒战乱之年,回报百姓?”</p>
孙雁南道:“比不上奶奶,当初她的魄力是在灾荒之年,分文不取的开仓放粮,如今倒还不到那一步,只是平价卖粮就可。</p>
若真是有一天到了如灾荒年一样的境地,师家当然也是要开仓放粮的。”</p>
耿大柱道:“东家可是觉得几大国仓会尽快放粮,粮价会便宜下来,而这些囤积居奇的粮店会被商大人处置?”</p>
孙雁南道:“我想的倒是有些不同,几大国仓,如若开仓,只怕不是对我们,而是对其他郡县。</p>
全境的三大产粮大郡,有两个郡与广怀王封地接壤,这两个郡今后的粮食能否像以往一样顺利运往全境各地,现在可说不好。</p>
而三大郡的粮食产量一直供养着粮食自产不足的郡县,如果有两个大郡的粮食要先要供着打仗,余粮又无法正常向外运出,那几大国家粮仓的作用,只怕是先稳定全境的供粮和米价。</p>
我们平昌郡内的米价,要想落下来,不能等国仓放粮,怕是顾不上我们。我们这儿只是价高价低的事,有的郡可是有和无的事。</p>
我们是产粮大郡,以前师家只当粮农不卖米,后来与商大人有了契约,师家粮入了新建的临时性国仓——怀仓,又有了这些粮店,但我们的余产也只做本郡内的生意。卖粮到其他郡县一直都是别人家的生意。</p>
虽然怀仓不是已有的几大国仓之一,陛下与商大人当初建它就是为了应对广怀王。</p>
如今怀仓的粮基本是我们两个接壤粮郡的产粮入其仓,如今大概主要用于供应军队打仗了,战事未明的情况下,商大人也不会开怀仓放粮,所以米价短期内不会跌,只怕还会涨。”</p>
耿大柱道:“那我们为何不涨一点价?就看着别的粮店疯狂赚钱?”</p>
孙雁南道:“我回来时,奶奶特意到十里亭嘱咐我,尽力保住人。</p>
米价即使只涨一成,对富户来说不是大事,对百姓特别是过得艰难的,那就是泰山压顶。</p>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边打仗,这边百姓就吃不上饱饭,要饿肚子了。</p>
如果涨两成,只怕就有人吃不起了。奶奶在灾荒年都保着不死人,如今总不能有饿死的。</p>
按小年小天她们四个在各粮农大县报给我的数,顶着咱师家现有的自有粮仓,守着这个价,细水长流,按平日七成的每日售量发售,能撑到新米下来。</p>
师家在平昌郡为粮农大户一日,就按这个米价走一日。</p>
而且,各富户也有不少力挺师家的,各县掌柜都有报给我,当地一些富户自觉不去师家粮店买平价米,他们去买高价的。”</p>
孙雁南仔仔细细和耿大柱聊,让他把师家作为东家的意思吃透,全郡米店看郡首县,而郡首县二十七家米店的日常事务看耿大柱的,他必须得明白师家的意思。</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侯门主母的日常修炼》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