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赫山:海拔2841米,叙利亚全国最高峰,位于西南部。
唐朝初年,阿拉伯半岛上的大食逐渐强大起来,并于634年开始入侵波斯。651年,萨珊王朝最后一个国王伊嗣俟败亡,波斯被阿拉伯帝国侵占。
在前18世纪德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就提到了巴格达(意为“天赐”)为一重镇。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黑衣大食”的阿拉伯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最初定都在安巴尔。这个王朝的第二位哈里发曼苏尔(754-775年)认为安巴尔不适合作京都。于是亲自勘察,选中了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一个叫巴格达的小镇,决定在这里建立新都。
创建智慧馆
巴格达
830年,哈里发马蒙在巴格达创建国家学术研究机构“智慧馆”,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学者,将希腊、波斯、印度等国的古典著作加以收藏、整理并翻译成阿拉伯文,促进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发展。9-11世纪,巴格达学术方兴未艾,苏菲派、穆尔太齐赖派、艾什尔里派及阿拉伯语言学派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各派别学者在宫廷的赞助和庇护下著书立说,在古兰经学、圣训学、教法学、凯拉姆学及文学艺术方面均作出了重大成就。据载,巴格达曾建有30多所各类宗教学校,其中11世纪塞尔柱朝首相尼扎姆·穆勒克建立的尼采米亚大学和13世纪哈里发建立的穆斯坦绥里耶大学最为著名,曾培养出大批著名学者和官吏。同开罗、科尔多瓦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化名城。
巴格达遭受洗劫
巴格达的清真寺
1258年和1401年,巴格达曾遭蒙古旭烈兀和帖木儿军的两次洗劫,大量建筑古迹文物遭到摧毁,巴格达收藏的经典全部被投入河中,据说墨水将河水染黑。后来巴格达置于伊儿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统治下。1534年和1558年分别被土耳其人和波斯人占领,并在1638年后长期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1917年被英国殖民军占领。
】
八、乌鸡国界---宝林寺(644年夏)--乌鸡国都(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
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记得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秋残冬至,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
大马士革:意为“手工作坊”。印度阿育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斯里兰卡、缅甸,甚至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叙利亚孕育了基督教,又兴盛了教和佛教。在阿育王的石刻铭文中说,他与希腊化世界的许多统治者交往并互换使节,其中有叙利亚的安条克二世,埃及的托勒密三世,马其顿的安提柯·贡那特,锡来尼的马伽司和伊比路斯的亚历山大,可以确定的是,那些身披黄袈裟的传教信使曾在亚历山大城和塞琉古王朝古都安条克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叙利亚:syrianarabrepublic,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国名释义阿拉伯语意为“高地”。或称为“沙姆”,意为“左边”。古称“玫瑰的土地”。
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abbasiddynasty)为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古代中国史籍中称之为黑衣大食。于750年取代倭马亚王朝,定都巴格达,后于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灭。阿拔斯王室是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后裔,
“大食”:是波斯语中tazi或者taziks的音译,tazi/taziks受到了波斯语中“塔吉克(tadjik)”的影响,有学者认为这个词又来自于古叙利亚语中的“塔邑(tayyi)”,tadjik和tayyi的共同点是二者均为阿拉伯地区的部落名称。
“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对应的并不是同一时代的阿拉伯人。按照时间顺序,三种颜色的衣服分别对应着阿拉伯地区的三个强大的王朝——倭玛亚王朝、阿拔斯王朝和法蒂玛王朝。这三个王朝所崇尚的颜色不同。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1]7世纪中叶起,唐代文献已将阿拉伯人称为多食、多氏、大寔等。倭马亚王朝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因为旗帜尚白,所以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2]阿拔斯王朝因为旗帜尚黑,被称为“黑衣大食”,法蒂玛王朝称为绿衣大食。[3]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
实际历史中,玄奘是偷渡出国西游的,有时不走寻常路。由于唐初边境不稳,唐太宗李世民禁止处境。)
1、焉支山,又称燕支山:
中国甘肃名山,又称胭脂山、燕支山、删丹山、大黄山、青松山、瑞兽山,现代地理常标注为大黄山。祁连山脉支脉,甘凉交界处,甘肃永昌县,古今军事要地、甘凉咽喉。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与匈奴战,斩首八千余级。匈奴“失我焉支山(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无藩息”。公元628年左右,唐朝占领了焉支山一带,隔开了突厥国和西突厥国。
2、观音山:
3、哈密市巴里坤地藏寺仙姑庙景区
巴里坤地藏寺仙姑庙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由地藏寺、仙姑庙等景点组成。
巴里坤曾有清代享有“庙宇冠全疆”之称。据《镇西乡土志》载,自“道光年间,营有四营之庙,三乡有三乡之庙,庙宇之多巍然诚郡之壮观也。”
楹联:“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奈何桥上叫奈何奈何奈何”(西厢房)“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在汉城、满城七里半的范围内就建有57座庙宇群,当时按城内人口计算50人为一座庙的奇观,再加上三乡庙宇就有近百座庙宇在巴里坤草原上掘起。寺庙内容之广是中国罕见的。
有佛教、道教、喇嘛教、教、基督教、耶酥教,另有德、贤、仙等。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都毁于一旦,现仅存有地藏寺、仙姑庙,同时也是新疆境内保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庙宇群落。
西游记“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山中有一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
4、乌斯藏
在西藏历史上,曾有“藏”、“蕃”、“吐蕃”、“藏茹”、“卫藏”、“乌斯藏”、“乌思藏”、“西藏”等各种不同的称谓。
藏”和“蕃”两个词出现时间非常早,保存于敦煌藏经洞中的藏文版历史文书,有这样的记载:“南日伦赞赞普(松赞干布之父)以苏孜(即琼保·邦色)忠顺可靠,用乃将藏蕃二万户悉赏赐予之”。
同为敦煌文献的《赞普传记》,将“藏蕃”解释为“既是地理概念,又是行政区域概念”。
即“藏”,泛指日喀则以西、以北广阔地区,“蕃”,为农业人口的自称(与牧业人口自称的“卓”相对”),泛指雅砻、拉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二、从“藏茹”到“乌斯藏”
松赞干布在统一西藏高原后,对辖区进行了行政划分,将居于各地的零散部落,以地域为单元分为“四茹”加以管理。
据藏文《五部遗教》记载,吐蕃全境共划分为四个茹:藏茹(茹拉)、约茹、卫茹、叶茹。(“茹”藏语“翼”或“部”的意思。)
这次西藏历史上重大行政变革后,“藏、卫、约、叶”为吐蕃境内四大行政地区的名称。
其中,“伍茹”、“约茹”是以拉萨为中心,大体上相当于“卫”的地区,而“叶茹”、“藏茹”则是以日喀则为中心,大体上相当于“藏”的地区。
“卫藏四茹”的称谓由此而来。
需要注意的是,“卫藏四茹”仅为吐蕃的核心区,阿里地区不在其内,另有一茹。藏东的昌都地区和林芝地区,也不其内。
吐蕃王朝崩溃后,末代赞普朗达玛的二子各自拥立,互相攻伐。
因其盘踞的拉萨河谷与山南雅砻河谷,分属“伍茹”、“约茹”之地,故也称“伍约之争”。
元朝将西藏收入版图后,曾存在一个“吐蕃”、“乌斯藏”混用的时期。
但此时“吐蕃”的含义,已不是特指今西藏地区,而是泛指包括青海、甘肃、川西北在内,有吐蕃人聚居的广大地区。
例如,元朝设置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朵思麻宣慰司)和“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朵甘思宣慰司),分别是青海﹑甘肃、四川阿坝,以及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雪区。
而管理“卫藏四茹”的,则是1280年(至元十七年)设置的“乌思藏宣慰司”。而后又于1292年,将卫藏与阿里并行管理,设置了“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这名字实在是太长了,也不知道蒙古人是怎么把它念出来的。)
这个巨长无比的名字里,“乌思藏”其实就是“卫藏”,藏语中“卫”的读音即为“乌思”。
“纳里速”是“阿里”的蒙文读法,“古鲁孙”意为“三围”(三廓)。
“乌思”、“藏”、“纳里速”三地相加,才有“三路宣慰使司”之名。
5、大勃律
据汉文史籍记载,巴尔蒂斯坦及其周围地区很早便是和藏族有直接渊源关系的古羌人游牧之地。同时巴尔蒂斯坦也在藏文古籍所说的古象雄范围之内,而象雄是藏族古代文化特别是苯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发源地。该地在唐代称为大勃律,与紧邻的小勃律起成为唐朝和吐蕃在西域长期争夺的地区。
6、兴都库什山巴米扬大佛
亦称为兴都库斯山脉,“hdukh”(意为杀死印度人),据传说就是因战争中被俘虏的印度人在翻越该山、押送到波斯时,被极寒的大雪山冻死而得名。
在巴米扬石窟群中有两座大佛,一尊凿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俗称“西大佛”;一尊凿于1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俗称“东大佛”。东面的大佛像是释迦牟尼,西面的大佛像是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大日如来),佛名号。梵音ahavairocana,汉译:平等觉、法界无量。
实际历史中,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唐长安。
古浪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端,其境内汉长城总长度73公里,实存包括壕、墙体、烽火台共38公里,基本呈南北走向;明长城总长度1509公里,分为明正德年间和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修筑。
《71战狼班小组绘制《西游记》取经路线图》白文星、赵智宇、张磊、张汇源:
高僧玄奘:为取经“偷渡”出境回程抄了近路
2015年05月15日0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卜松竹
极大促进了中外交通的开拓
研究者指出,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与佛教文化交流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在中古时期(汉至唐),佛教僧侣西行求法,东来传教,或陆路或海路,往返于中国本土与域外诸国之间,是古代东、西方交通往来的重要内容,客观上促进了中古中国对外交通路线的开拓和发展。
按照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介永强的说法,佛教传入之初,东汉末年即有外国僧人来华译经。隋唐时期,佛法经像盛于中国,可查的唐代外来高僧就多达五六十人。
而西行求法之第一人,为曹魏时期的朱士行。他当时抵达了西域的于阗。到了东晋南朝之际,法显的西行最为著名。他从长安出发,经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到达印度。
介永强指出:“有唐一代,中国僧人掀起西行求法运动的新高潮,西行人数之多,游历地区之广,空前绝后。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者首推玄奘法师。”
介永强认为:“中古时期,佛教高僧大德或逾越流沙,或泛漾洪波,‘投命于不必全之地,以达万一之冀’,着其先鞭,导夫先路,极大地促进了中古中外交通的开拓和发展。中古中外交通路线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论其功绩,除了商人,无出缁流沙门之右者。”
玄奘西行诞生了两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前者记述了玄奘西行亲身经历的110个以及传闻听说的28个城邦、国家、地区的历史地理,其中对地理位置、山川地形、城镇都邑、道路关隘的记载,成为后世学者研究中西交通路线时比定地名的指针。后者则按玄奘经行的路线记述,更清楚地反映了唐代中外陆路交通路线的脉络。
加上之前的《法显传》、《宋云行纪》,几部著作在时间上连续性的记载,对于后世比较完整地研究古代中国对外交通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回程抄了近路4年回国
虽然关于玄奘西行的线路仍有很多地段难以确凿考证,但大的路线还是可以勾勒出来的。据介永强的考证,玄奘西行及返程的线路为:从长安出发,经陇山古道,历秦州、兰州、凉州、瓜州,出玉门关后,渡莫贺延碛,到伊吾,至高昌,从高昌继续西行,至“阿耆尼国……西南行……至屈支国……西行六百余里,经小沙碛,至跋禄迦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自素叶水城,至羯霜那国……素叶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西行四五十里,至怛逻私城……”
怛逻私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玄奘从此出发又经过赭时(今乌兹别克斯坦之塔什干)、康国(即撒马尔罕)、羯霜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沙赫里夏勃兹),又西南行200多里至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恰克恰里山口),再循东南方向渡阿姆河,经吐火罗斯坦至印度。他是先沿着丝路东段关陇南道西行,然后在西域境内依丝路中段中道,最后循着丝路西段北道前行。
贞观十六年(641),玄奘起程回国,他溯恒河西北行,渡印度河上游,经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进入吐火罗国故地,再穿过瓦罕走廊达摩悉铁帝国(瓦罕之南)、东行至波谜罗川(即瓦罕河谷)越过葱岭,至揭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但未从丝路中段西域南道东行,而是经乌铩国(今新疆莎车),绕道佉沙国(今新疆疏勒)、斫句迦国(今新疆叶城)到达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田),由西域南道,经尼壤(今新疆民丰)、折摩驮那国(今新疆且末)、纳缚波故国(今新疆若羌),到达罗布泊地区,再到敦煌,沿丝路东段南道,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唐长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西游记二宋寻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