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穿过御街,到了公卿聚集的清河坊后的一处宅院停下,赵葵下了车,径直走向那户人家的大门:禀报大宗正一声,说我赵葵求见。
尚书大人来得不巧,大宗正前日便被官家召入宫中,连着两日未回府了。那门房认得他,赔笑着道。
赵葵来找的是解了兵部尚书职司的赵善湘,在赵与芮门客引地风波了却之后,因为杨太后故去,赵与莒为了更好地约束宗室,便免了赵善湘地兵部尚书之职,拜为宗正卿,因为宗正卿比不得兵部权重,为了避免有贬罚的嫌疑,赵与莒还同时给赵善湘加了太傅地荣衔。\对于曾经为史党一员的赵善湘来说,能够以此职致仕,也算是到了人生地顶点,因此他甚为欢喜,从此便闭门谢客,除去宗室的事情之外,几乎不与其余臣僚打交道。
可知天子何事召大宗正赵葵凝眉问道。
尚书大人说笑了,小人只是门房,如何知晓官家召主人何事那门房笑道。
赵葵觉得这门房地笑容中带着一股讥嘲之意,他忍不住想火,但又忍了下去,愤怒地瞪了门房一眼。转身便又上了马车。
他不相信这个门房不知道天子为何召赵善湘,只是不愿意说罢。赵葵微微叹了口气:官家究竟是想做什么
从缉捕邓若水赵景云二人起,再到寻赵善湘,赵葵觉得自己似乎事事都落在了官家的后头,这让他很是不甘。
回到自己府中,没有片刻功夫,便有几位大臣来求见,虽然都不是六部九卿之类的重臣,便也是些科途出身的要员了。\赵葵自然是好生抚慰,只说是天子正在亲自查问那件案子。他心里却是暗暗叫苦。
他未奏明天子便遣人去缉拿邓若水赵景云,一来是迫于这些人还有这些人背后势力的压力,二来在这件事情上他的作为完全合乎天子与群臣商定地政事处置程序,三来他自认没有任何私心。但是随着邓若水赵景被天子缉入内监,而连着几天都得不到相关消息,那些被报纸上的各种批驳文章撩得心火过旺的大臣们纷纷找上他的门,他便觉得情形不妙了。
都在临安为官,虽然时间有长有短,可是众人多少总该明白。当初宣缯之所以去了参政之位,便是因为和官员私下沟通向天子施压的缘故。从宣缯下台崔与之为相以来。众臣便不再敢私下串联,可现在因为赵景云文章的缘故,他们又开始如此这其实是在表明态度,谁都知道天子手中有些秘谍盯着诸位大臣,但他们仍然如此,便是告诉天子,此事过于重大,他们绝不退让。\
而他赵葵。显然就会成为宣缯书籍,多达一千二百余种,当可算是广教万民以德吧。
德有了,朕又普及简化数字与字母,推行智学,授民以自天地自然中求财求富之道,这当算是才了吧。
他话说到这里便停住,盯着赵善湘笑而不语,赵善湘这几天先是被一连串的数字弄得头昏脑涨,又被他说得有些耳晕目眩,不觉有些怔然。好一会儿,他才喃喃地道:陛下是说,这些人受了教化,德才兼备,也算是士大夫了
正是,朕不是赵景云那目光短浅之辈,孟子有言,人人皆可为尧舜,朕便是想将这天下百姓,都教化成德才兼备的士大夫。赵景云将士大夫与民众对立起来,实是鼠目寸光,自科举以来,多少贫家子弟,一跃龙门,成了士大夫
赵与莒说到这里时目光炯炯,轻轻拍了桌子一下,让赵善湘不禁心中一跳。
若按天子这般解释,那赵景云不过就是妄言之过,而不是倡乱谋逆,虽然目无天子,却不至于死罪了。赵善湘心中雪亮,这是天子为保赵景云而有意曲解其意,不过对于赵善湘来说,他是宗室,天子刚刚给了宗室一个天大的好处,他当然是要站在天子这边
臣知道了,臣必然不为朝中同僚所动。他恭声道。
送走赵善湘,赵与莒微微松了口气,面上露出了淡淡地笑意。分化了士大夫与宗室,那么他地压力便会减少一些,下面要做的,便是如何再去分化士大夫了。
注1:现许多读以为赵景云所说地话在宋朝必然会遭至杀身之祸,只因为他的话语中对皇帝不敬这真正弄错了,赵景云地四民主义,严格说起来,只是比起我们古人说得一些话多迈出了一步罢了。特别是孟子的一些话语,象民贵君轻人人可为尧舜,荀子地涂人为禹等等,都是对君权的大胆挑战。赵景云的问题是,他撇开了士大夫,这在士大夫掌握着舆论道德与话语权的宋朝,比起批评皇帝可就更要惹众怒了。但书中的大宋又有我们记忆中的大宋不同,书中大宋新势力已经崭露头角,义务教育使其具备参与政治活的能力与意愿,其代表人物甚至已经有部分身居高位,而报纸业的达,又使得商人和新势力掌握了部分话语权。从故事开始到现在,主角改造了二十多年的大宋,在社会开化程度上是远远过历史上的大宋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金手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