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闾广,已过不惑之年,讨的是邻近的阳谷县一官宦之家的千金,名唤赵月娘,贤淑有德,内外打点得都很齐整。
生下一女后,至今也未再生育。
东闾府的这千金单名一个珏,年方二八,生得百媚千娇的,已略懂些诗文,描鸾刺绣,品竹弹丝都是有模有样,很受一府人的宠溺。
但这十多年过来,眼看膝下无男丁,东闾老爷终还是成了一桩心病。
时而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
赵月娘就曾张罗要给老爷讨一房小的,但早年间兵荒马乱,世道不太平,一直不得安生,这事就耽搁了。
两年前世道平静些后,赵月娘使钱就讨了县东头皮革铺掌柜的女儿李雎儿给老爷做小。
李雎儿娶进府,赵月娘也常撺掇老爷在李雎儿那边留宿,但一年半载下来,还是没见李雎儿的肚子有甚动静。
约二个月前,府上来了一个斋僧,见赵月娘行善布施有菩萨心肠,就给东闾老爷开了一方子,这方子特别之处,就是要用离清河县40里地外,黑松山上的清泉来煎药,且还需午时三刻的清泉水方能入药。
斋僧走时,还特别嘱咐,不得将药引子的备细传与外人。
这东闾府就是开生药铺发家的,什么药方子都识得,故东闾老爷原本不是很在意这药,只是实在拗不过月娘,就连试了两剂,不想,顿觉有些神清气爽,说不出的妙处,东闾广甚是惊喜,一直服下来,竟还有些离不了这药。
只是这黑松山离县城虽不算太远,但每日都要午时三刻的清泉水,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月娘每日必要亲自叮嘱府上两个信得过的杂役,不论刮风下雨,轮番的上山去取泉水,且不得有误。
这一日,合当有事发生。
两个杂役都染上风寒一病不起,这取水的事眼看要被耽搁。
大管家杜子辛一大早起来后,就到后堂候着赵月娘,等大娘洗漱毕,来到后堂用膳时,趋前告知大娘。
大娘略一沉呤,让大管家叫梁玉喜进来。
梁玉喜到后堂,给大娘施礼后站在下首。
大娘就吩咐道:“玉喜,你今儿个就不跟你爹去,我差你去那黑松山山腰的束泉处,取一瓮午时三刻的泉水来,给你爹煎药,不要耽搁。”
说完又让大管家交待他一路上的紧要处,让他快去快回。
虽天色尚早,为不耽误时辰,梁玉喜领了取水的水瓮和沙漏,就与马德贵两人一起,套了驴车早早的奔黑松山而去。
出了县城,一路上秋风微醺,两人是有说有笑。
大娘和管家虽是再三叮嘱,梁玉喜心里自是有底,觉着这趟差事只要时辰上不误,一定不会出什么岔子。
驴车到了山脚下,马德贵一路吃了酒不想动身,就留下看驴车,让梁玉喜一个人顺山路上到山腰,觅那清泉水。
梁玉喜提着水瓮,就循那大路往上走。
这黑松山山势连绵,密林森森,一直有不少神魔仙妖的传说,也是一巍峨的灵山宝地。
梁玉喜走的这条大路,还直通山上那闻名的一道观,叫作三清宫,据说廟宇甚是雄伟。
在前朝,佛道两家被朝廷折损,寺庙道观毁坏不少,僧人道士被官府四处驱离,三清宫的道人也为躲避灾祸离观四散。
宋太祖开国,尊崇佛道两家,朝廷重拨了金银对廟宇进行修缮,四散的道人就渐渐回来了一些,香火也渐渐的有了。
一路上,梁玉喜不敢怠慢,不多时辰就顺山路,寻到了那山泉水之处。
只见那泉水蓄成一汪小潭,青石板围边,旁边写有束泉两个大字。
梁玉喜看天色差不多时,拿出更漏,午时三刻一到,就取了满满一瓮泉水。
起身时,梁玉喜寻思了一番,在日光树影清晰之处,就拿石头在泉水边的青石上刻画了一道,以标记时辰。
这也是这小子与同龄人比,一点过人之处的地方,凡事都想得周全些。
往回走的一路,也未见甚香客樵夫,梁玉喜就只顾埋头疾行。
730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小县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