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詹得到察子的消息,说府尹赵光义已经到了西北官道,正在清河渡口。
圣上听到这个消息后,沉默了良久,足足在丽春院的后堂转了两柱香的功夫。
王仁詹哪里都没去,就等圣上说出什么话来。
不管是什么话,此时都只能是圣上拿主意,而他只能揣摩圣意后再决断。
赵匡胤停在后堂的天井里,望着天井上方阴霾的天空,说道:“武德使,传朕的旨意。
殿前都点检赵光义即刻回京,不得耽搁。”
“完了?就这些吗?圣上。”
要是往日,王仁詹是断不会多问这些话的。
只是现下,这关键时刻,圣上多传一个字和少传一个字都如此讲究,必要先摸清楚圣意才可。
赵匡胤叹息一声,“照传,其他的什么都别说。
若他不信,你把我的玉佩带上。”
言毕,赵匡胤解下束在涤丝腰带里的一块玉佩,王仁詹忙双手接过,退了下去。
出了丽春院,王仁詹从来没有如此迷茫过。
圣上虽是短短的一句话,可这旨意里的无奈和悲哀,王仁詹内心十分的清楚。
圣上最终选择这言简意赅的几个字,其实是反复权衡和斟酌后的最佳选择。
如果赵光义得到口谕后不回去就是抗旨,这是圣上需要的。
但是赵光义回去后能做什么?赵匡胤是清楚他的造化的。
起码,比留在清河边上,或是冒然进入清河境内更恰当。
这几个字,也不会透露出什么过多的意思,也是对圣上自己的最好保护。
而王仁詹最担心的还是赵光义会不相信或是故意不信这是圣上的旨意。
因为,谶纬之言对他太重要了,他不会轻易选择离开清河县。
那怎么办?光凭圣上的一块玉佩能说服他?这块玉佩如果一旦让赵光义认为圣上就在清河县怎么办?如果赵光义见是自己来传旨,他十有八九会猜到了圣上的行踪。
那圣上的安危会加剧,赵光义会利用此时机做好登基的准备。
这也许是圣上的初衷,但未必是圣上的本意。
所有这些揣度,王仁詹想的都是圣上的安危和皇位。
王仁詹满心想着怎么替圣上分忧的事,刚走出丽春院,王雨鹛在一边怯怯道:“义父。”
王仁詹抬头一看义女站在旁边,一下子站住了脚步,他想到了一个临机处置的方法。
“雨鹛,爹有一件事要交待于你。”
“爹爹请讲,孩儿听着。”
“你持此玉佩,前往西北的官道。
那里正有殿前都点检赵光义在候旨,你就传圣上口谕于他,让他立刻回京,不得耽搁。”
“是,”
730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小县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