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又称"元宵灯节"、"上元节",主要民俗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放烟花等。
不过,源远流长的元宵节,起源与发展却与汉朝息息相关。
这是何故?不妨说道说道。
一、汉文帝的"闹元宵"
据传,早在汉文帝刘恒登基称帝时,就诏令正月十五为与民同乐的"狂欢日"。
这一天,普天同庆,家家户户均可张灯结彩。
"闹元宵"之说便由此而来。
原来汉文帝刘恒的帝位是"捡"来的。
他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庶子,8岁时册封为藩王,后一直在封地戍边,本无缘登基。
由于临朝称制的吕太后驾崩出现"诸吕之乱",朝中重臣周勃、陈平等人力挽狂澜,彻底平定吕禄、吕产等密谋作乱后,坚定地拥立刘恒继位。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汉文帝,深感帝位来之不易的刘恒,便将平定"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专设为元宵节,以纪念"平吕"之功,庆贺刘氏江山得保。
二、汉武帝的"太一神"
另一说则认为元宵节的确立,是汉武帝刘彻时期昭告天下的大事。
因汉武帝将主宰宇宙的"太一神"祭祀活动确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
恰好经》,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佛教东传"。
此后,汉明帝便在京都洛阳修建了第一座官办佛寺白马寺,欢迎摄摩腾、竺法兰等印度佛教高僧入住传佛。
同时,汉明帝还钦定正月十五是如来佛祖神变之日,此夜宫中和白马寺都要"燃灯表佛"。
后来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元宵节燃灯的习俗逐渐传至民间,成为祭佛祈福的重要佛教仪式。
四、后记
综上而言,正月十五元宵节确与大汉朝息息相关,它的源起、发展都体现了大汉文化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拓展了节日的传承创新。
南北朝时期,元宵张灯结彩已形成民风,唐代还确立为法定之事,自宋以后,又称灯夕、灯节,发展为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谓之古代的"情人节"。
辛弃疾有名的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讲的就是宋朝灯节的盛况,花灯盏盏,烟花如星雨。
到了清代,三天的元宵灯会在民间依旧璀璨壮观。
如今,元宵节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春节的尾巴最后的年味,更是多元的狂欢节。
此夜,一家人团聚共享象征"团团圆圆、和睦相处"的汤圆,相携赏灯亦或观看完元宵晚会后,意味着新一年的钟声已然敲响,得继续努力奋斗开启新的气象新的征程了。
可见,象征承前启后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节点作用意蕴深长呢。
喜欢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请大家收藏:(20)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730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