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天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李晓阳就被校院内那热闹非凡的声音给吵醒了。他赶紧起床,打开房门一看,原来是韩双成带着两位妇女正在忙碌地为驴友团的成员们准备饭菜呢。为了讨好这些驴友团的人,韩双成可真是下了大本钱啊! 他心里很清楚,这帮来自城里的人平时在饭店里吃惯了各种美味佳肴,都已经吃腻了。他们现在就特别想吃一些农家饭,感受一下乡村的气息。于是,韩双成精心准备了这些饭菜。有香浓的南瓜小米粥,爽口的小白菜杂面汤,还特意炝了一些山葱花在里面,使得味道更加鲜美。此外,还用大铁锅烙了一些香甜可口的红枣玉米饼子,在大铁锅的篦子上还蒸着一些南瓜、红薯和红枣玉米窝头。这些都是从地里早早挖出来的红薯,还摘了一些李晓阳种植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将它们切成瓣,撒上白砂糖,做成了一道美味的糖拌西红柿。另外,还有腌萝卜条和老咸菜等。这些饭菜虽然不能说非常丰盛,但却充满了浓浓的农味,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一番别样的特色。 韩双成看到李晓阳起来了,赶忙迎上前去,对李晓阳说道:“今天这个驴友团恐怕很快就要离开了,你可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地跟他们套套近乎啊,争取让他们为咱们村的发展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呀!”李晓阳点了点头,回应道:“放心吧,我心里都明白的。” 李晓阳走到桌子旁边,目光落在那圆锥形的红枣玉米窝头上。这些窝头外表呈现出金黄色,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红枣碎,看起来格外诱人。与此同时,杂面汤那扑鼻而来的山葱花所散发出来的强烈而又独特的香气,更是让他食欲大增。 于是,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掏出手机给冯浩庆打了电话,告诉他早餐已经准备好了,让他赶紧组织驴友团的人过来吃饭。没过多久,驴友团的同志们就陆陆续续地走进了巨石村小学。当他们看到巨石村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丰盛且颇具特色的早餐时,一个个都感到特别惊喜和感动,并且食欲也被瞬间激发起来。 见状,李晓阳连忙招呼他们都坐下来吃饭。他自己则盛了一碗炝了山葱花的杂面汤,又从篦子上抠下一个玉米面窝头,从盘子里轻轻拿起一个软柿子。感受到它的柔软和弹性,果皮薄如纸,稍微一捏,就能感受到里面饱满的果肉。将软柿子剥开,会看到里面的果肉呈现出橙红色或深红色,质地柔软细腻,几乎没有纤维。果肉中还会有一些汁液,这是柿子的天然蜜汁,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他轻轻地剥去皮后,将其放到了窝头的凹槽处。 把软柿子放入口中,轻轻一咬,果肉立刻在口中化开,爆发出浓郁的香甜味道。这种甜味醇厚而持久,让人回味无穷。与其他水果相比,软柿子的甜度较高,但并不会让人感到腻,而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还有人则拿起玉米面饼子,饼子的表面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色泽均匀而自然。仔细观察,还能看到玉米面颗粒的粗糙质感,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有些玉米面饼子的边缘可能会微微翘起,带着一丝俏皮和可爱。玉米面饼子被烙熟的一面呈现出诱人的焦黄色,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用手轻轻触碰,能感受到它的酥脆,仿佛在邀请你去品尝它的美味。 他们将软柿子用筷子搅散,使其变成柿子酱,再涂抹到玉米面饼子上,就这样,滚烫的窝头搭配着冰凉的软柿子,吃起来别有一番独特的风味。那甜丝丝的感觉一直沁入到心底,偶尔吃口老咸菜,更有强烈的对比刺激。 那碗小白菜杂面汤,山葱花在热油中炝出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金黄色的油花与翠绿的小白菜相互映衬,散发出诱人的味道。浅黄色的汤汁中,漂浮着嫩绿的小白菜,它们在汤中舒展着身姿,犹如一片片绿色的精灵。杂面的丝丝缕缕在汤中若隐若现,为这碗汤增添了一份质朴的质感。当这炝锅后的山葱花与鲜绿的小白菜、劲道的杂面在汤中相遇,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感,既有山葱花的独特风味,又有小白菜的清新甘甜,还有杂面的质朴口感,让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喝上一口滚烫的杂面汤,那股热劲儿直透到了胃里,让整个身体都感到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韩双成精心准备的这顿早餐,一下子就赢得了驴友团所有人的喜爱和认可。他们纷纷表示以后还想吃这种特色美食,一定要再次光顾巨石村。看到这一幕,韩双成露出了一副奸计得逞的微笑,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得到了驴友团的认可,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很快,驴友团的人们结束了用餐,韩双成随即派人将韩二振带了过来。此次布置给他的任务,是让他带领这二十多位游客前往小龙湫的二道崖。韩二振得知又能挣钱,心中十分喜悦,他拍着胸脯向大家保证,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也不会让任何人遭遇危险。 用完餐后,一行人开始整理装备,准备踏上行程。这次,李晓阳学聪明了,不再穿着那套正式的白衬衣黑西裤去登山,而是换上了一套舒适的运动装。 在韩二振这位导游的带领下,一行人前进得较为顺利。为了能够登上二道崖,韩二振这次选择的路线并非杜家沟,而是韩家沟。他解释道,只有从韩家沟的一条次级沟长翻过去,才能抵达二道崖,其他地方都是无法通行的。 一行人跟随着韩二振的步伐,从韩家沟启程,继而沿着那机耕道稳步向前迈进。最初,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块块井然有序的农田,那农田里的小麦已悄然生长至寸把高,嫩绿的芽针高高地挺立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道路的两旁,偶尔会有高大挺拔的柿子树突兀地矗立着,在树顶的位置,还能看到一些未曾被采摘的软柿子,它们红彤彤的,宛如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灯笼悬挂在枝头,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仿佛在欢快地舞蹈。而天空中,喜鹊们欢快地飞来飞去,时不时地降落在枝头,啄食着那些诱人的软柿子。 韩二振向大家介绍道:“这是农民们特意为鸟儿们留下的柿子,主要是为了帮助鸟儿们度过寒冬。” 驴友们对此感到疑惑不解,不明白老百姓这样做的缘由究竟是什么。 韩二振则表示:“我也不太清楚其中的缘由,只知道这是老一辈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做法。每到冬天,树顶上的柿子都会留给鸟儿们享用。” 就在这时,一位林业局姓王的老领导开口说道:“关于这个原因,我是知道的。在我们太行山区,冬季主要的鸟类就是喜鹊,而喜鹊的主要食物来源便是各类昆虫。一旦到了冬天,喜鹊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面临冻饿致死的困境。老百姓们留下树顶的柿子,就是为了让喜鹊能够保住性命,顺利度过严冬。等到来年,喜鹊就可以继续捕食昆虫,帮助农民们减少害虫的侵扰。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冬天保留的喜鹊数量越多,次年的害虫就会越少,农民们也就能迎来丰收的喜悦。” 众人听闻此言,这才如梦初醒,纷纷感叹道原来这就是生态,这就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啊。 一行人继续往前迈进,他们发现地块变得越来越小,道路也愈发狭窄,许多地块甚至已经不再种植小麦了。没走多远,就遇见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杨树林,这些毛白杨是上世纪 50 年代移栽过来的。 毛白杨的叶子明显变得稀疏起来,那一片片如金子般闪耀的金黄叶片,在凛冽的风中打着旋儿,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般优雅地飘落。它那粗壮且有力的树干和向外延伸的枝桠,就好像是在与即将来临的寒冷冬季奋力搏斗,充分展现出了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这时,林业局的老王局长又开口说道:“你们看这一大片毛白杨,都是上世纪 50 年代种下的。那个年代,咱们这里环境十分恶劣,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很差。为了做饭和取暖,老百姓把山上的大量树木都砍光了,这就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每到春秋两季,扬尘问题特别突出,几乎天天都会发生沙尘暴。沙尘暴来袭的时候,整个天空都变成了黄色,很多人因此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那时把衣服晾在院子里,收的时候比没洗的时候还脏呢。也是为了应对这种恶劣的情况,国家才大力推广种植毛白杨。” 种植毛白杨主要是出于绿化和防护的目的。在当时,沙尘天气是华北地区春季面临的主要难题,而毛白杨具有生长迅速、树干笔直挺拔、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是非常优秀的绿化和防护树种。此外,毛白杨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它的木材洁白,纹理笔直,纤维含量高,容易干燥和加工,可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方面。老百姓盖房子、打家具都全用杨木,这种木材轻便,易加工,是优质的木材。然而,由于毛白杨是雌雄异株的植物,雌株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地方也在逐步减少毛白杨的种植,并采取措施来治理飞絮问题。 韩二振接着说道:“这个毛白杨确实挺好的,用来打家具、做房子都很不错,但是唯一的不好就是每到春天,杨絮到处乱飞,就像下雪一样,弄得哪儿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特别让人难受。” 林业局的王局长也说道:“是啊,确实是这样。现在毛白杨已经逐渐被历史淘汰了,这里能保留这么一大片原始的毛白杨,也算是一个历史的印记吧。” 转过一道弯,眼前呈现出大片的刺槐树。此时,槐叶已泛出微黄,一阵微风拂过,树叶簌簌作响,如细雨般飘落下来,场景极为壮观。 韩二振说道:“这个地方叫槐树洼,整个山洼里全是洋槐树。每到春天洋槐花开的时候,我们都会来到这里采摘洋槐花,回家将其制成‘苦累’(野菜面糊涂),再蘸上点醋蒜,吃起来味道还行。” 林业局的老王局长好奇地问道:“这里有养蜂的人吗?” 韩二振回应道:“我们村里有一个养蜂的,叫韩二国儿,养了四五窝。” 王局长惋惜地表示:“哎呀,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大一片洋槐树林,如果能好好开发利用,那该能产出多少洋槐蜜呀!洋槐蜜可是一等蜂蜜呢,价格也较高,很值钱的。要是这片洋槐树林能产出大量的洋槐蜜,那该多好啊。” 韩二振反驳道:“你说这话,我可不信。别人不知道,韩二国家的养蜂情况我可是很清楚的。辛辛苦苦养一年蜂,也卖不了多少钱,冬天还得喂蜂白砂糖,不然蜂就会饿死。养蜂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养得起的,没钱根本不行。” 王局长则说道:“怎么会呢,现在刺槐蜜基本上能卖到 30 元一斤呢。一窝蜂怎么着一季儿也能产 200 斤,那就是 6000 元呀。如果养上十窝蜂,一年下来就是 6 万元呢。” 韩二振瞪大了眼睛:“胡说!韩二国的蜂蜜是有人来收,但价格才四块钱一斤,好的时候也不过卖六七块,哪有你说的那么贵?” 王局长却表示不信:“怎么可能?咱们县不是有个蜜源养蜂合作社吗?他们可是会收老百姓的蜂蜜的,还义务帮老百姓卖蜜呢。我作为人大代表还去企业视察过呢。” 韩二镇说道:“都是糊弄鬼的吧,我听韩二国说就是这个养蜂合作社收的,根本没那么贵。” 这时,李晓阳看到韩二振情绪比较激动,便走上前来劝解道:“好了好了,别说了,那下一个弯儿有什么东西啊?” 韩二振说道:“下个弯里边是叫桃树坪,桃树坪的地势相较于这里要高上许多,我们得绕两个弯才能上去,而且这个地方比较干旱,你们看沟里的水都几乎快要干涸没了。” 一行人接连转了两个弯,来到了桃树坪,果然如韩二振所说,这里分布着众多的桃花树。此时,桃树的叶子已尽数掉落,只剩下各种纤细的枝干,放眼望去,桃树的数量着实不少。李小阳不禁说道:“这桃树可真不少啊,每年应该能产出不少桃子吧?” 韩二振回应道:“谁知道能产多少桃子呢,反正这些桃子也没人吃,都拿来喂猪了。” 听闻此言,一众驴友团的人都感到十分困惑,拿桃子喂猪,这是什么操作呀?难怪这个村子这么贫穷啊! 这时,林业局的王局长又开口了,他说道:“他们拿来喂猪,是因为这些桃子的品种不好,这些都是野生桃树,你们看,它们的树形没有经过任何修剪和管理,结出的桃子数量较少,而且个头也比较小,不甜,还略带一点涩味,只有在非常成熟的时候,口感才会好一些。我估计因为这些桃树无人管理,等到桃子成熟时,肯定全是虫窝,根本没法吃,所以只好拿来喂猪了。” 韩二振听了这番话,仍是一愣:“咦?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啊?你来过俺们村呀?吃过这里的桃儿?” 王局长了解韩二振的臭脾气,也就不再与他争辩,只是微笑着,没有说话。 越过桃树坪,再向前行,便到了杏花沟。 从这里向上望去,绵延将近五六里的路程,遍布着各式各样的野生老杏树。如今,树叶自然是早已落光,一团团、一簇簇的老杏树,犹如一个个灰色的大圆球,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间。李晓阳暗自思忖,当春天百花盛开之时,这里必定美不胜收。 冯浩庆不禁问道:“这么多杏树,应该多少能有些收入吧?” 韩二振不屑地撇嘴说道:“这能有多少收入呀?每到夏天麦熟之际,我们过来用杆子敲下些杏子,然后把杏子捏开,带走杏核,这杏皮儿都没人要,一开始还拿来喂猪,后来猪都不吃了。” 王局长感慨道:“哎,这都是我们的错呀!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到位啊!这些果树品种太过陈旧,口感不佳,再加上管理上的疏忽,才导致收入微薄。要不然,这么一大片果林,其收入足以将这个村子变成富裕村了。这真可谓是守着宝山,却拿着金饭碗去要饭啊。回头我们一定要呼吁相关的领导想办法改善我们县的林果品种。” 众人连连称是。 一行人在韩二振的带领下,向着二道崖进发,途中虽累,但还算顺利。他们没有沿着杏花沟的沟壑前行,而是先向旁边山洼走去,再折返坡上,接着爬上坡岭,最后抵达大山岭的山脊。此时,众人都已疲惫不堪,气喘吁吁。在李晓阳的建议下,大家就地休整。 众人喝了水,休息半小时后,体力逐渐恢复。此时已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本想安营扎寨,韩二振却提议继续前行,称再走一个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于是,众人又鼓起勇气,继续艰难地向上攀爬。他们沿着蜿蜒的大岭,弯弯绕绕地向上走。走到一个平台处时,韩二振领着他们往另一边平行的方向斜着走,这样反而轻松了许多,甚至还有下坡的路段,虽然坡度不大,但让众人感到轻松不少。 此时,一众人能看到苍山如涛、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景象。他们走走停停,边拍照边交谈,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便听到了轰隆隆的水声,小龙湫的顶端似乎就在眼前。驴友团的众人精神为之一振,加快步伐,十来分钟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们行走的浅坡横断上不断有细小的泉水渗出来淌到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水,顺着山势横向汇聚。最终,几十条小泉眼汇成小溪从缺口处流了下去,形成了小龙湫。一众人站在这平台上远眺群山,豪情四起。向背后望去,高高的悬崖离山顶还有好高的距离,真可谓是“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官运亨通之脱贫攻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