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是很恐怖的一个群体,几乎可以说大部分的当朝大员都是进士出身的。
现在在宫门口聊天侃大山的这些个学子们,过个二十年三十年,大部分都会成为朝廷的中坚力量。
一甲入翰林那不用说,直接和阁老们有了交集。当了庶吉士也不差,只要身子骨熬得住,就算啥也不会,熬到六十岁随便混混将来都是六部尚书侍郎级别的人物。
就算混得再差,至少也能去地方上做一个地方大员,做个土皇帝,那也是很厉害的了。
几人走走聊聊,也算是相互认识了,外边这时候也不早了,大家跪着答了一天也累的不行,寒暄了几句,互相预祝了一番便就都散了。
这里的学子们寻着自家在门口等候多时的轿子,一个个都离去,回家休息了。而那边一十二位的阅卷则刚刚开始。
殿试的答卷不必誊抄,只需盖上写有祖宗三代信息的那部分即可直接交给阅卷官审阅。
只见这一十二位当朝大员三位一边围成一个正方形,由内阁首辅夏彦开始,看完一本,就打上评分然后顺时针传递,到末位的时候统计得圈的数量,筛选出佳作十篇当晚交给陛下亲自审阅。
之所以为何要由夏首辅开始一个个传阅而不是每个人都拿一份在手里一个个传阅,是因为这殿试的阅卷要由内阁大学士们“定基调”。
这卷子,答得好打圈,打得不好打叉,若是不好不坏就不加印记,人数多了就容易使原本有一定差距的两篇策论得分相当。
而选出十篇佳作给陛下,时间很紧。他们要通宵阅卷,但万万不能让陛下多等,所以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加快效率,统一一下意见。
所以所有的卷子先经过五位大学士的手,其余的七位阅卷官先看看这五位大学士的意见,这就是所谓的基调。
若是五位大学士齐刷刷地打了五个圈,这卷子剩余的人也不必再批了,只需画圈即可。
若是发到手里已经有三个叉在上面,这篇也就不必多看,略略一扫即可。
定基调省去了一部分不必要的阅卷,也避免了阅卷官们分歧较大的问题。可能有的卷子五位大学士觉得不好,余下的人都觉得好,这样的作品进了佳作,筛选出十位的时候就容易引发争论和矛盾。
因而便让最权威的五位大学士先开始阅卷,其余的几位帮着糊名,等到五位攒下了一些卷子,他们再开始阅卷,这样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这些卷子就像是回转寿司一样,从夏首辅起,轮转一整个圈,到礼部侍郎那里结束,看上去很是滑稽。
虽然看上去很有意思,但这个流程所象征的意义可是严肃的很。
夏首辅这一笔上去究竟是个圈还是一个叉,直接就会影响到这位学子的一生。
他究竟是一甲还是三甲,是留京还是回乡,是一位平步青云的翰林还是一个偏僻地方的知府,那都在这圈圈叉叉只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国本纪》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