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人你这不是折煞我吗?我哪有什么才华帮魏大人提意见啊!哈哈!” 口中虽然这么说着,但是手已经打开了卷轴看了起来。</p>
“杨县子如果没有才华,怎会写出《论大治之十思疏》!”</p>
“咳咳...魏大人过誉了,拙作而已,拿不出台面!”杨礼觉得心中这该死的优越感怎么又爆棚了。</p>
杨礼看了看魏征关于解决此次大旱的措施,无非就是发放救济物资、轻徭薄赋、缓刑、开放山泽、停收商税、减少礼仪性活动等等举措。</p>
杨礼想了想沉吟了片刻。</p>
“小的觉得魏大人的措施已经非常全面了,小的以为还可以增加一条新修水利,完善农业灌溉体系,而且更应该派人有序地疏导流民到最近的河东河北河南道。”</p>
“救灾物资无法快速运抵灾区的情况下,我们也应采取移民就食措施!”</p>
“小的还以为再加上一条:开凿运河,《荀子·王制》提到“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p>
“秦人所修郑国渠以及汉代所建水利网,都是为了解决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p>
“虽说目前工作量大,但是功在千秋,如果运河修好后,不仅保障到京师的漕运畅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沟通各大水系、预防水旱灾害的功能。”</p>
杨礼说到这,只见魏征哈哈大笑出声:“杨县子果然是不世出的人才,好好好,不愧是写出《论大治之十思疏》之人,老夫没有看错人!”</p>
“容我捋捋思绪再加上杨县子这几条,而后便上呈京师。”</p>
“敢问杨县子这开凿运河可有具体的措施?”</p>
杨礼尴尬了,他能有什么措施,他能想到的就是后世历史书上的京杭大运河,只不过那是元朝以后才开凿的。</p>
而且隋朝的运河系统也很发达,自己能做的就只是将京杭大运河那套搬进来而已。</p>
“小的也是随口说说而已,一时之间也拿不出具体的方案,不如让朝廷工部那帮老头......咳咳.....那帮大臣出具体的措施!”</p>
魏征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短时间内叫杨礼想出一个具体的举措显然也是不可能的。</p>
“那好,先把措施呈上去再说!”</p>
魏征点了点头就又走进了房间。</p>
其实隋炀帝时期就已经开凿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修通前,江南各地已出现了许多人工河道。</p>
而隋炀帝下令修凿的大运河,正是在这些运河的基础上,利用长江、黄河等段河道,又新开通济渠、永济渠并将各段连接而成。</p>
隋初年,隋文帝命令大将宇文恺凿渠,在长安附近的渭水南岸向东利用汉代所修的渭渠故道,重新拓宽并进行裁弯取直的改造,直抵潼关后进入黄河,称为广通渠。</p>
这段河道打通了长安与洛阳的交通障碍,加强了两地的联系。</p>
隋炀帝继位后,征发百万民工开始修凿由洛阳以东的板渚到淮河沿岸泗州的通济渠。</p>
隋炀帝上位的第二年,为了向东北大举征伐高丽。</p>
他又开始了修凿北方运河的工程。</p>
大业四年,隋炀帝下令征发百万民工,由洛阳向东北直到蓟城,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城,修凿了永济渠。</p>
经过6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大运河终于全线贯通,这条长达5000余里的人工长河,在当时全程可分为四段:</p>
海河与黄河间称为永济渠,</p>
黄河与淮河间称为通济渠,</p>
淮河与长江间称为邗沟,</p>
京口至杭州间称江南运河。</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仅剩30天寿命》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