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求追读
为什么会像丝绸一样反光,这得从纤维的材料结构来说。
蚕丝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横截面是‘o’形的,一段蚕丝就相当于一节饱满的圆柱体,这种表面平整的饱满形状,天然就能反射更多的光。
而纤维的微观结构,它的横截面是‘c’形的,像是一根内部中空,还被压扁的吸管,表面凹凸不平,这种外表形态反射的光自然就没多少。
所以想让反射更多的光,只需把‘c’形纤维变成‘o’形就行,怎么做?用高浓度烧碱溶液,把泡发,泡的膨胀起来,原理就跟泡发干海参差不多。
这种‘丝光工艺’真不是啥高科技,一八四几年的技术,而且早被淘汰了,现代最新的丝光技术,是把烧碱溶液换成了液氨,同样是把泡发膨胀,只不过换了种材料。
鲁锦暂时搞不定烧碱,因为需要大量廉价的工业盐,那自然也搞不定丝光工艺,但这不重要,丝光只是用来证明他的实力。
就算搞不定丝光,你能织出现代衬衫那种细密紧致的布,一样不愁卖,先把多锭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搞出来就行。
还有织蜀锦的楼,现代话就是提织机,把楼换成法国搞出来的那种打孔卡片编码提机,也没什么难度,再外接一个水车,就成了自动数控编程提机,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鲁锦大学本科就是机械系,上大学第一课就是各种机床、缝纫机、纺织机械、造纸机械、车辆结构、发动机等等经典的机械结构。
这种纯木头的玩意对他来说根本没有难度,拿到机械硕士学位后,因为搞航天的缘故,对机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才又转了材料博士。
他手里技术一大把,但别人想拿到这些技术也不容易,只用粮食换?那是不够的,还得给他交重税!
朱元璋这位洪武大帝,他驱逐鞑虏再造华夏没得说,但大明最让后世之人诟病的就是经济政策。
受限于眼界的问题,朱元璋的大明基本只能收上来粮食税,商税各种30抽1,基本约等于0,这就导致大明一直很穷。
国朝之初穷,发不起工资,滥印宝钞,国朝末年还是穷,只能收粮食税,遇到天灾粮食减产就直接傻眼。
继续强收吧,会把百姓逼反,不收吧,朝廷又没钱,最后被辽饷生生拖垮。
仅从收商税来看,甚至还从宋朝倒退了,宋朝为什么那么富,各种朝廷专营制度和商税就占了很大的比例。
鲁锦不愿意跟着朱元璋干,就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既然要做出改变,那就先从庐州开始变吧。
跟几个商贾交流一番,他这才了解到,元末的合肥地区,以种植桑麻为主,和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江南和江西。
730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