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在京市医院上班,师叔在京市医学院上班,董静还愁工作分配吗? 当然是…… 于是,78年末,董静正式入职京市医院妇产科。 这几年,在方淮的努力下,董静的房产证真的跟扑克牌一样了,每年方淮都要买上几套,不管是四合院、商铺还是小平房,而董峥则是姐夫指哪他买哪,有的房子位置明明非常偏,房子也非常破,甚至都靠近臭水沟了,但只要姐夫点头,他就跟着二话不说一起拿下,反正搬到哪他们都是邻居,当然这种房子价格也不高,有的一百多二百块就可以拿下,有什么用?以后坐等拆迁。郑山和刘佳虽然不在京市,但是也跟着方淮买了2套四合院,说是以后留给两个孩子,正好一人准备一套。 78年,恢复高考开始,知青逐步回城,一直到80年,最后一批知青返城,上山下乡成为历史。 70年代,经济体系主要由国营和集体经济构成,个体私营经济并未成为主流。 80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允许私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国家开始鼓励个体经济,时间凑巧的刚刚好,方淮大三了。 不消停的方淮开始和董为民研究,准备通过建厂发展,进一步带动董家镇的经济,他要拉着董峥和郑山一起做生意了。 —————————— “三儿?咱们做生意啊?” “你有想法了?” “对啊,咱们干个小型迷你服装厂,卖衣服。” “小型?迷你?” “就是人不多的厂子。” “小作坊。” “……,这么直接真的好吗?” “行,你有想法咱们就干。” “那你能从刘佳同志手里要来钱吗?” “……,今天聊到这儿吧,明天这个时间你再给我打电话,挂了。” 嘟嘟嘟…… 好哥们啊,妻管严,不过我也是。 第二天, “怎么样了?” “佳佳问,静姐同意吗?” “当然了,我干什么我老婆不答应啊。” “好,那她也同意了。” “……,也就是现在是咱们两个不能做主的人在碰头呗。” “你有意见?” “没有,甘之如饴,你呢?” “一样。” “哈哈,好兄弟。”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尽快,场地就在董家镇临时组建一个,还有员工问题,这两个爹那面解决,暑假我带着设计图纸回去一趟,然后咱俩把项目落地,你先和刘姨打个招呼呗,缝纫机咱们有,虽然二手的但是不耽误,工人也都是咱们董家村原班人马,按件给钱,但是布料问题得提前沟通好,到时候得从纺织厂进布料呢。” “行,没问题,昨天妈就说了,布料问题交给她。” “行,那没事了,挂了。” 嘟嘟嘟…… 小样,昨天你挂,今天我挂,平了。 在老婆的首肯下,一个多月后,方淮拉着不情愿的董峥一起老家找老爹去了,以后他就是方总。 “姐夫,咱们不都是兽医了吗?你这怎么又研究做服装了,基本都是自己买布料做衣服,咱们要是就做服装的话,做了也卖不出去啊。” “胡说,你不是也逛过不少次了嘛,你看百货商场衣服卖的多好,不好看也都卖出去了,还有说明一下,动物是主业这是副业,不耽误,当然副业干好了,以后主业也可以歇一歇。” “……,那你是要开百货商场卖服装?不合适吧。” “开商场干嘛,咱们还没有那个实力呢,由小及大,现在咱们有店铺啊,你手里有吧,我手里也有吧,当然要利用起来了,咱们卖的也不是大众服饰,是中高端的服饰,目前来看小众群体。” “姐夫,现在政策刚同意,万一又不同意了呢。” “不可能,信我,没错。” “好吧。”虽然不懂,但我听话。 最后在董为民的多次反复和不停地建议下,双方各退一步,小董服装厂正式落成,方淮占股30,董峥占股30,郑山占股30,董为民带领董家镇强制占股10。(董为民:董家镇服装厂,或者大董服装厂多好啊) 郑山负责原料购进和董家镇的服装制作跟进。 董峥和穆沁负责京市3家店铺装修和售卖。 方淮负责服装设计和营销计划,以及服装厂整体把控。 董为民负责出场地和派人运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六零之成小家立小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