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家众人听完赵安所说的内容后,他们都觉得如果不是赵家家底不错,他们都想加入赵家这样的工坊打工了。 不过赵安告诉他们不要高兴太早,因为现在赵家还没有与这些员工建立信任,所以即使他们公布出了这么多的福利待遇,但是愿意相信的人肯定还是不多。 但是这个建立信任的这个过程急不得,只要他们赵家能保持诚信,时间久了那些员工自然会相信他们,那时候的赵家才会迎来一个真正的快速发展。 就这样赵安与赵家众人一起商谈好了今年的发展机会,明天也就是正月九号这天赵安就要前去县城去了。 所以今天晚上赵家众人齐聚一堂,互相告别赵二虎嘱咐赵家的其他小孩都要向赵安学习,为了家族的发展努力。 第二天一早赵安带着准备好的红薯粉和地瓜烧等物品,与赵林、赵木、赵月、赵发、赵财、赵芳、赵图六人以及赵知理和赵东,跟着赵家的运输队和安保队一起去到了县城。 到了县城后,赵安先让一个护卫去给马县令送了一张拜帖,约定了明日见面的事宜,然后就收拾了一下住处,毕竟本个月没住人了还是要收拾一下灰尘。 第二天一早,赵安吃完早饭后就带着几名护卫拿着红薯粉和地瓜烧前往了马县令家。 马县令见到赵安显得十分的高兴问道“赵童生,快将你所说的用番薯制成的吃的拿出来看看。” 赵安于是便从护卫手中拿出了带来的红薯粉和地瓜烧对马县令说道“马大人现在可是想要尝一尝这红薯粉的味道。” 马县令先是仔细的端详了一下红薯粉,又将地瓜烧开封后闻了闻味道。 才对赵安说道“当然要尝一尝味道了,不知这个红薯粉如何烹饪啊,还请赵童生告诉厨子。” 赵安对马县令道“第一次吃红薯粉,不如就由我下厨做给马县令吃可好?” 马县令想了想道“也好,此事事关重大就暂时不让厨子知道了,走我带你去厨房吧。” 赵安说道“好的,这红薯粉为了便于保存于是我将它晒干了,在吃之前要先用温水泡上一会儿将它泡软,不然会影响口感,我们先去将它泡上。” 于是马县令带着赵安去到了厨房用了些热水将红薯粉泡上,这时马钰也来到了厨房。 她对着赵安说道“没想到你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还会做饭,真是不容易。” 赵安对她回答道“没办法,比不得马小姐出身世家,从小就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马钰冷笑一声回答道“你们赵家要是就是穷人的话,大明朝也就没多少人不是穷人了,赵安你们家的咸鱼真不错。” 赵安听了马钰的话心里一惊还以为自己贩卖私盐的事情被他们知道了。 但是自己可不能承认于是回到道“我们赵家村的水好鱼就好,好鱼做成的咸鱼当然好啦。” 马钰回答道“那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去赵家村参观一下,看看你们那里是如何制作咸鱼的?” 赵安回答道“我们赵家村十分的偏僻,马小姐你这样身份的人去不安全也不方便,您要是喜欢吃我们赵家村的咸鱼,赶明儿我给你们送上几条尝尝。” 马钰正准备回答结果被马县令打断,马县令对赵安道“赵童生,我们不妨谈一下后续的合作事宜,我现在对你所说的用红薯制作粮食和用红薯酿酒已经相信了。” 赵安想了想回答道“马县令您认为我们做这件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马县令回答道“最重要的当然是赵童生你手里的技术啊。” 赵安摇了摇头道“我手里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种植红薯。” 赵安见马县令没有回答于是继续说道“红薯的产量二十倍于水稻等谷物,按理来说早就应该被大规模种植。 但是如今除了少量的农民会种植一点红薯外,大部分的农民都不会去选择种植红薯。 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因为红薯不能当主食长期食用,且产量奇高保存时间也不是太久,一般也就几个月要是再长就会有很多坏掉了。 其二则是因为朝廷的赋税不接受红薯而市场上红薯也不好贩卖,农民若是大量的种植红薯那么他们连朝廷的赋税都难以满足。因此农民对于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并不高。” 马县令听完赵安所说回答道“你说得对,但是这与我们的计划有什么关系呢?” 赵安对马县令回答道“这就是我说的最重要的事,如何能让老百姓能去大规模的种植红薯,只有马县令您和马家能有这个号召力。” 马县令想了想说道“说说你的具体计划。” 赵安回答道“今年不太需要马县令您和马家的号召力,今年我们工作的核心应该是组织难民修建工坊,宿舍,以及粮仓,道路。 明年就需要马县令您去和县里的地主和农民们担保,让他们种植红薯我们按照一定的价格购买。 反正肯定比他们种水稻划算,让他们用收获的红薯直接换粮食和银子。 同时需要马家和西蜀省甚至是外省的大户达成协议,用酒换粮食银子,只要大家都有钱赚我想马家肯定能找到那些大户的。” 马县令想了想又说道“那么前期的投资和后续的收益如何分配呢?” 赵安回答道“前期的投资并不大,况且马县令您不是已经和县里的几个大户谈好了吗,用在难民营修房子和修官仓的手段与县里的大户合作。 我想他们也一定觉得县里的房子不值钱,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有红薯计划会给县里带来很多人口和就业岗位,他们一定以为这是县里放他们的血。 马县令您只需要与他们约定等他们出资修建好难民营那里的房子后,五年内马县令您以马家担保,一定高价买回那里的房子。 那时候我们的红薯计划已经有了收益,根本不缺钱买回那里的房子而且那里的房子到时候肯定已经涨价了。 我们就相当于找县里的几家大户借了一笔五年的无息贷款,用来前期的发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