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摇曳,墙上的钟,时针指向9,晒布上有几堆高粱籽,里面掺有杂质,红壳、穗杆、泥块等,入锅前,用簸箕筛一下才行。</p>
至于梢头,整齐的摞成了两堆。</p>
沈青抄起小狸,回屋睡觉,至于堂屋...明个再收拾。</p>
夜晚,墨色的天空,深邃无垠,弯月洒下冷冽的光辉,树梢在风中摇曳,仿佛一片在荡漾的浪花。</p>
……</p>
翌日,晴,清晨。</p>
沈青醒来后,先是驱动异能,助莲种长出一片叶子,再寻一簸箕,装点高粱籽,来到风口处---小院和土路的连接地。</p>
双手握紧簸箕两侧,开始颠、摇、晃它。</p>
轻的,红壳、绒毛,随风飘走。</p>
重的,高粱籽、泥块,垂直往下落。</p>
中不溜的,降得慢,落在籽上面。</p>
倾斜簸箕,左右摇晃几下。</p>
高粱籽,顺坡往下滚,泥块和穗杆,留在簸沿一角。</p>
向上一抛,再向后一退,便将杂质颠了出去。</p>
筛完,沈青用手扒拉几下,挑扔残留的杂质。</p>
接着,挖一碗高粱籽,倒入清水中,撇掉漂浮于水面的瘪粒,淘洗三遍后,倒入大锅,加水小火慢熬。</p>
又将堂屋收拾干净,方来到海棠树旁洗漱。</p>
洗完,往回走时,突然听到豆垛旁有滋滋的动静。</p>
扭头一看,垛旁的地上,长了一些豆芽,一只小刺猬,正大口旋豆瓣。</p>
刺猬,是杂食动物,昆虫、果蔬,皆在其食谱之列。</p>
这时,打麦垛那儿又冒出几只刺猬,它们抽动鼻子,在地上嗅来嗅去,一旦发现豆芽,就张嘴开啃。</p>
垛旁的豆芽,就留给刺猬一家吧,反正陶洼多的是。</p>
估摸地里的高粱,已经七成熟了,割完,可以跑麦地里,薅一些豆芽吃。</p>
去陶洼之前,得先将院子腾空,不然,高粱穗和高粱秸秆,没地方晒呐。</p>
咚---</p>
沈青将刷牙缸,放回窗台上,他戴上手套,来到堂屋门口。</p>
此刻,院内摆了很多成捆的树枝,有的粗长,有的短蓬,沈青先挑重的搬。</p>
右手抓住捆沿,向上一抬,使得树枝和地面,分离出一道缝隙。</p>
左胳膊穿过缝隙,半环住树枝,右手松开,覆在树枝表面,并以左胳膊为支点,向下一压,使得树枝完全脱离地面。</p>
接着,举起树枝,向内一推,令其滚至左肩上。</p>
大步走到豆垛和玉米地之间的区域内,屈膝卸下树枝。</p>
之后,往返多次,将一捆捆树枝,挪至豆垛旁。</p>
末了,抄起竹扫把。</p>
双手岔开握住扫柄,侧站着,像划船桨一样挥动扫把,把院子里的木屑,扫成一堆,并铲掉到屋后的沤肥处。</p>
末了,寻一干毛巾,拍打身上的灰尘,拍完,凝眸望向柴火垛。</p>
眼下,家里有四个柴火垛。</p>
从西到东,依次是玉米芯、麦秸、豆秸、杨树枝。</p>
前两个,是上任房主留下来的。</p>
不知放了多少年了,外层发腐发黑,烧了几个月,玉米芯还剩1立方米,麦秸...应有4立方米。</p>
后两个,是近期新弄的。</p>
豆垛整齐,树枝凌乱,等其彻底晒干,底部垒个土台,码放整齐后,上头再铺上糊有黄泥的茅草,挡雨又防潮。</p>
待玉米芯被烧光,便能腾出空儿垒高粱秸。</p>
不过,高粱秸用途广泛,笤帚、刷子、织壳子、建材,能有多少会沦为灶膛的燃料,还真说不定呢。</p>
这时,一股淡淡的香味,在小院弥漫开来。</p>
粥...熬好了?</p>
沈青走进厨房,揭开大锅的锅盖。</p>
霎时!</p>
锅内涌出蘑菇云般的白色热气,沈青被逼得后退一步,待热气散开,他凑上前一瞅。</p>
水呈浅紫红色,水面泛着浆糊一般的亮泽,高粱籽鼓鼓的,像炸开的小圆子。</p>
沈青往锅里倒点白糖,用铁勺搅个几下,便着手盛粥。</p>
忽的,余光瞥到门口有个人影。</p>
抬眸一望,沈小花一手拎刷牙缸,一手揉眼睛,走路摇摇晃晃,一看就知还没睡醒。</p>
“粥,熬好了,洗漱完,就能吃喽。”沈青故意把声音提高。</p>
“粥?”沈小花的眼睛,瞬间清明了不少,“高粱粥...真的熬好了?”</p>
“这还能有假?”</p>
沈青舀一勺高粱粥,挑高、缓慢倒进瓷碗内。</p>
浓稠的瀑布+香甜的气味,令沈小花彻底没了困意。</p>
她冲到井旁,火速刷牙、洗脸,然后,一路小跑溜回堂屋。</p>
高粱粥和烙饼,早已端上桌,沈青一边嚼烙饼,一边递瓷勺,“喏,给。”</p>
沈小花接过,舀了一勺粥,塞进嘴里。</p>
粥汁,浓滑甘甜,高粱籽,软糯粘牙,细嚼,还夹着一丝有别于白糖的清甜,嚼碎吞咽时,竟毫无拉嗓子感。</p>
“咦,这粥...不拉嗓子欸。”</p>
不拉嗓子?</p>
沈青疑惑皱眉。</p>
高粱,是古代北方主食之一,地位仅次于小麦和粟。</p>
前世!</p>
麦种改良,农药和化肥应用广泛,令小麦亩产达千斤以上,成了餐桌上的常客。</p>
粟,也就是小米,因耐旱、耐贫瘠的特点,霸占了黄河流域。</p>
唯有高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原因有三。</p>
一:亩产太低</p>
品种不同,亩产也不同,一般为300~700斤,鲜少能达千斤。</p>
二:难消化</p>
其属于粗粮,烹饪时,会产生一些黏性物质,对肠胃虚弱的人不友好。</p>
三:种皮硬,口感差</p>
高粱籽,不是正球形的,哪怕用机器剥,缝隙内,仍卡有种皮,吃着...会拉嗓子。</p>
“我尝尝。”说完,沈青端碗舀粥喝。</p>
粥汁,像罐装八宝粥,浓稠甘甜。</p>
高粱籽,糯糯的,略微有点粘牙。</p>
种皮,似不能融化的糯米纸,很软,吞咽时,不拉嗓子,反而很润。</p>
这口感...不脱种皮,直接焖干饭都没问题。</p>
沈小花眼睛明亮,“怎么样,没骗你吧?”</p>
“没骗,确实不拉嗓子。”</p>
沈青嘴角一扬。</p>
“地里的高粱,差不多七成熟了,今天割完,把秸秆也拉回家。接着,施肥深翻,好种下一季庄稼。”</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730小说网【730xs.com】第一时间更新《从无到有》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